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浅论音乐欣赏课的延展——由孩子们心中的“樱花”所想到的

作者:冯玺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09

  在学生们简单了解日本文化后,伴随着乐曲《樱花》的第二遍听赏,我把课堂拓展到音乐与表演: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心中的樱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的用配乐诗朗诵歌词;有的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樱花;有的即兴编parapara舞;还有的用黄梅戏来演唱《樱花》……表演形式丰富多彩,使我都应接不暇,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这些演绎樱花的方式中又蕴涵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表现,创造活动。《心中的樱花》这堂课我让学生用影视,美术,表演等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示心中的樱花,就是要在音乐欣赏课的实践中体现我的音乐课综合思想:“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随后,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获得了经验,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学生在这种的实践活动中,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们表现能力参差不齐,但重要的是学生已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和鼓励,我相信在学生心中播下的音乐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

  另外,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准备教案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需要搜集、整理一些素材备用。

  2. 要掌握好其他相关知识在课堂上的最佳运用时机。同时要处理好其与音乐教学的关系,防止喧宾夺主,确保音乐课的主体性。

  3.音乐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对音乐与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自古,音乐就担负着移风易俗、熏陶民心的作用。无论是国家草创时期,还是社会盛衰关头,音乐在奠定礼制,以及平和人心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音乐的教化功能古已有之。孔子说过:夔一足矣。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欣赏,首先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演奏家,而是为了培养人,培养品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比如在欣赏一首曲子、一首歌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引导学生把欣赏延展到相关文化,来亲近艺术,从而喜欢艺术,热爱艺术。随着艺术视野的开阔,文化背景的构筑,学生的精神面貌会得到升华,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审美情趣也会在愉悦中形成。

上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