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教法

论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创新  创造性思维  培养


  【摘要】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渗透性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音乐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就如何创新中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正文】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则离不开教育的创新,而教育的创新则离不开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逐渐成为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在音乐教育领域,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渗透性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一个课题。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师生角色观,建立开放式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讲个不停,学生在课堂下老实听讲、或记笔记,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为典型的演员与观众。而当今的角色却一改过去的这一局面,改为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即能让学生说的、学习能够说的就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做的,学习能够做的就让学生做。比如在视唱或声音教学时,老师不急于去示范、教唱,而是先让学生轻声唱、齐唱,个别自告奋勇独唱,最后老师给予示范、指正,教师不再大包大揽,变教师为中心改为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扮演着学生美育、音乐技能获得的向导、问题解决的顾问。


  现行音乐教学目标的重点已深化到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方面,而创造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与主体的确立只有在开放式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实现。所谓开放式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愿望和行为方式等给予应有的尊重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具体表现为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把自己的思想确立为唯一标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导求欣赏的多种结果和答案,并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只有在这种民主和开放的环境里,学生才能够任思维在自由的天空里纵横驰骋,退到一种完全不加批评的和谐态度里去,……给平庸的艺术成绩以不诚恳的赞扬。“④当学生提供的欣赏结果与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和风特征完全不符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提醒,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但切忌简单否定,应”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指出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在责备一个无伤大雅的错误“。⑤


  二、创新教学任务观和学生全面发展观


  过去我们的教学任务是老师在讲台上将教学计划的内容讲解给学生。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讲完了,也就总的以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是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学生不够努力所致。而真正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看学生有无真正学会和掌握――即”教学生学会“这些是教学任务完成观的第二种理解。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知识不断增长,社会对每一个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于是,在学校中提出这样的口号”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学生会学。“其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策略,使他们能在知识海洋中创造,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教育打下基础。这就是当今实现最终的教育任务和目标。


  联系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要求部分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欣赏音乐,而且要教他们欣赏音乐的方法,如先声乐后器乐,先民族后西洋,先短小,后大型,先独奏(唱),后合奏(唱),先主题,后发展……在唱歌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唱会几首,而应该教会学生唱歌的发声、用气、共鸣的方法。正如古人所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会学生几十首歌,不如教会学生认识谱。


  从音乐教育的宏观上看,其任务与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热爱民族音乐,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和表现力,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德育的渗透。


  一个人的音乐水准包括很多,比如,音乐的表现力(包括器乐表演和声音表演、形体表演)音乐审美力(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并对作品有一定的分析、鉴赏)每个学生的个性、家庭环境、自身生理爱好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了有的学生声音好,有的学生对某一乐器上情有独钟,而有的则喜欢用形体(舞蹈)表现音乐。还有一些同学,虽然歌唱得不好,乐器也不会,跳舞更是一窍不通,但他对声乐乐器很感兴趣,他们的主要表现是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之魅力。对此,我们有些老师眼里只看见那些在声音、器乐上有特长的同学,对这”听音乐者“却不闻不问,视若无睹,这是一种片面的音乐观。台湾女作家罗兰曾精辟地论述了”美育“二字,她说”欣赏“是一种对事物的喜爱、同情、赞美与关切。它是一种优美的感情活动,一部分来自天赋,大部分来自教育,培养欣赏之情,就是”美育“。因此,我们对那些音乐欣赏者,同样给予关注、保护、热情、鼓励。


  三、给予音乐与情境,在”听“和”演“中创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妙的音乐能引发学生无尽的想象。音乐欣赏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天空中翱翔。如欣赏《野蜂飞舞》,在课堂上,教师既不提示乐曲名称,也不作任何暗示,让学生反复倾听,鼓励学生对他所听过的音乐说些什么或描写什么,学生们能根据音乐情绪,描绘出不同的画面。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各种各样的意境,进一步指导他们不断丰富想象力,在他们心灵深处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众所周知,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手舞足蹈用动作表现,动作是他们认识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快乐的最有效途径。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想象,给予他们表现音乐和创新音乐的时间、空间。如一位教师首先播放音乐,让小朋友静静地听,然后提问:”音乐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学生:”音乐把我带到了海边。“教师适时播放录像,接着说道:”海边的景色十分迷人,小朋友到过海边吗,如果你在海边最想干什么?“这时学生乐开了花,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纷纷答道:”我想在海边游泳;我想在海边划船;我想在海边做游戏,我想在海边捡贝壳……。“这时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呼唤道:”我们去海边了!“教师适当引导,让小朋友随着音乐,按音乐节奏尽情地表演:有的游戏,有的在表演划船,有的手拉着手模仿波浪翻滚,有的模仿小鱼游,还有的坐在地上做拍手游戏……一下子把海边的热闹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尊重不同的审美体验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指从某一思维指向出发,以其为核心,通过多种多样的思维活动,对这一思维指向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多因素、多变量的考察,从而扩展思维空间,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多种创造性思维结果。”①具体反映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就是以欣赏某一音乐作品为核心,通过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对这一作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考察,从而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产生多种欣赏结果。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用来表现视觉形象或事理,本来就带有不确切性和多解性,但恰是由于这种不确切和多解性的特点,给欣赏者留下了三度创作的广阔天地。不同的欣赏者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知识水平的高低、审美能力的强弱,在欣赏同一音乐作品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感觉,从而造成欣赏结果的差异性,产生多种欣赏结果。因此,音乐欣赏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教师不应将教参上提供的欣赏提示当作是欣赏的唯一正确答案,把教参或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有意无意地强迫学生只能顺着一条思路进行思维。这既不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属性和特征,又违背了创新教学的原则和要求,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其实,教师只需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审美兴趣,发挥联想和想象,去主动探索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容,同时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尊重来自不同学生的审美结果。如欣赏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一般的理解是认为此曲反映的是当时俄国人民遭受苦难的痛苦心情,但有学生将之想象成是一个遭人遗弃的女子的悲歌也未尝不可。如科普兰所说:“重新的是每个人都能使自己感觉到一个主题或整首乐曲表达的特征。”②


  “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③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音乐欣赏作为一种积极的,具有主题性的创造活动,同样离不开欣赏者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想象。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不会总停滞在感官愉悦的水平上,人们往往会透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去体验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结构美,更会透过它们去了解音乐的情绪美、意境美,更会透过它们去领略音乐的情绪美、意境美,从而产生各种想象和联想。欣赏者是通过丰富的审美想象和联想,来补充和丰富音乐所不能直接表现的具体形象和感情内涵,从而完成审美再创造的过程。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思维关键是要留给学生一定想象和联想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学生尚未进入欣赏状态,就被教师喋喋不休的解释语打断,或用教师定出的“标准答案”扑灭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的想象的火花。尽管有时候学生们的想象和联想有点天马行空,不符合成年人的审美标准,但他们的每一次想象和联想都是可贵的和有价值的。作为教师,不但要充分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还应大力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审美想象和联想。


  五、欣赏过程中适当发挥通感的作用


  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和借鉴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的心理现象。简单说来,就是人们的多种感受器官的综合运用。《乐记・师乙篇》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累累乎端如贯珠。”其中的“累累乎端如贯珠”就是将连贯悦耳的歌声比喻为一串圆滑光润的珍珠,将听觉转化为触觉和视觉的体验。创造心理学认为直觉在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直觉,在音乐欣赏这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欣赏学习中,把音乐下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其它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想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发展。


  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交响素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时,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她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在纸上画出或写出自己对音乐印象。采取图画形式的学生大多能够把握乐曲前后的情绪变化,画出一静一动两幅对比鲜明的海上景色:黎明与大海宁静祥和,波澜不惊,海天之间一轮红日,波涛汹涌。采用文字形式的学生也同样用散文或诗歌描述了这样两组情景。教师对学生们的创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在进行第二次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让一位创作了诗歌的学生和着音乐朗诵自己的诗句,全体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不知不觉地融入了音乐创作的美的境界。像这样发挥通感的作用,将音乐、图画、诗歌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方式,不但使音乐欣赏课充满了诗情画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同时还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审美想象和联想,把音乐所包含的模糊信息转化为具体信息,从而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创造性思维也由此得到锻炼。


  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的能动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的能动作性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而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也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前提条件。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创立多种生活活动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除了前面提到的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发挥通感的作用外,音乐欣赏教学还可以与表现教学结合起来。如与器乐教学相结合,教师可将欣赏乐曲中要求熟悉的主题旋律编配成简单的打击乐合奏曲,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演奏中去。这种让学亲自动手参与的方法,无疑会激发他们无穷的乐趣,不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乐曲的主题,这种乐趣进而还会转变为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欣赏音乐的兴趣,而这种乐趣又最终成为学生进行进一步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中学生音乐教学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致力于建立开放式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起点,鼓励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发挥通感的作用,锻炼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注释】


  ①注刘生主编《创造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②科普兰着《怎样欣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③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73页。


  ④穆塞尔,格连着《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1页。


  ⑤郭声健着《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