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孔翰林院网站》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国家教育部为了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制订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为计划》要求每个学生在通过九年的义务教育之后,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丰富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这对我们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农村初中如何让每个学生能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学会音乐的一项艺术特长,我们认为只有把乐器引进课堂,在音乐课堂里进行乐器教学。其原因:
①农村初中学生现有的音乐学习状况。农村初中学生的音乐特长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是农村艺术教育的唯一途径,椐我了解像我们初中会演奏乐器的,会唱歌的很少,2%的都不到。不象城市里的学生家长对音乐艺术教育方面比较重视,从小就带他们到“青少年宫”学习艺术特长,有的还专门请家教来培养子女的艺术特长,这说明城市学生除了学校的学习途径之外,还可以靠社会上的艺术教育力量来学生的艺术特长。因此要实施体艺“2+1”,对农村初中来说只有把乐器教学引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掌握一项演奏技术,这样才有利于音乐艺术特长的普及。
②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的科目多、作业量大要、练习的项目多;除了五门文化之外,还要学习实验操作、锻炼体育项目、掌握信息技术等,每天的学习项目排得满满的,老师能指导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时间也只有音乐课,因此说从时间角度上讲,也只有把器乐教学引进课堂。
③学生学习音乐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假如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没有涉及到或没有要求的话,学生会很少主动的去学习一项艺术,同时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因此普及每个学生的艺术特长还是落到老师头上,也只有在音乐课堂里实行器乐教学,由音乐老师来组织督促学习。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们农村初中是否有条件实施器乐进课堂,接下来我们来根据自己的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分析一下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器乐教学有那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
器乐教学由三环节组成:新课教学、自主练习、学习反馈。
①“新课教学”环节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了解及初步掌握器乐演奏的要领。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很大,如学习竖笛低音区缓吹技术,有些孩子几乎在老师一次讲解示范的情况下就能够准确地掌握,做到松驰而有弹性,但有些孩子练习了几个星期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技术要求。普通学校的教学都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但这种授课方式在器乐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来源于儿童在器乐学习上表现出的能力差异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学习,并且这种能力差异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演奏水平拉开,因此说乐器教学需要个别教学。集体授课的方式适用于入门阶段,这很适合我们农村初中音乐器乐教学的普及,对我们器乐进课堂的举处是很有利。
②“自主练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己来达到掌握演奏技术的要求。器乐演奏操作性很强一门技术,光靠理解是没有用的,只有通过自己练习才能掌握,象那种“君子动口不动手”是没有用的,关键靠自己动手才能获得技术因此说这是一很重要的环节,而且这环节可以不需要教师来组织,来辅导。
③“学习反馈”是:学生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反馈给老师,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一对一的反馈。特别是器乐教学的初级阶段,每个学生对乐器演奏都很不了解,对错不分、好坏不分,需要有人去辅导他帮助他,我们试想一下每个学生1分钟,五十几个学生要多少分钟,一堂课的时间够吗?因此这个环节对于师资条件差,教学时间有限的农村初中来说是有存在着一定的不利的因素。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考虑到既然在课堂里完成一项体艺“2+1”都有问题,那么音乐教学的其它方面的内容还能实施吗?说实话自从在课堂实施体艺“2+1”项目之后,教材里的内容我都无暇顾及,进度很慢。中小音乐教学目标中指出“中小学年音乐教学内容有: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这五个部分彼此决非孤立的,它不可以的,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因此在有限的音乐课堂里我们不仅要器乐教学,还要把器乐教学和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起来,这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农村初中实行“器乐进课堂”意味着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要的改变,以前“以乐理为主线、歌唱为中心”的旧一套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所以我们通过利用有利的因素克服不利的因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和策略来达到优化音乐教育的目的。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直以来,乐器进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强调学科“双基”落实的时期,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掀起了“乐器进课堂”课题研究,如:浙江海盐实验小学音乐学科课题《基于审美教育的课堂乐器整合应用研究》,研究如何把乐器教学与音乐的美育整合起来,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广州市天河区柯木莨小学的《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简易器乐辅助教学具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特点,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有的就从学习乐器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习乐器。还有的把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这些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城市发达地区的,象我们这些偏远的农村初中是很少的。我们这个课题从农村初中的现实实际出发,围绕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体艺“2+1”项目,促进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的其它内容整合,使学生的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说现实对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进一步阐明了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以《音乐课程标准》为实际依据。3、情知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是情意认知过程的统一。情意系统的功能是起动力作用,对学习行为起启动、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而认识系统的功能则承担对知识的吸收、储存和转化的任务。两种系统同步、协调发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4、暗示教学理论,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有意的心理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把有意认知和无意认知统一起来,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有精神放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便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5、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是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产生这种倾向性意识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是情感的原因;其二是需要的缘故。兴趣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提高学习效率的功能。如果针对他们学习音乐来说,那么兴趣就是他们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因此,诱发、培养并稳定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探究
(一)建立课外学生自主练习组织形式的研究1、建立课外互助式学习小组形式的探究2、课外学生自主练习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探究利用器乐教学操作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的特点,组织好课外学生自主练习组织形式,保证学生课外练习乐器的时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效益。
(二)课内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往教学观念滞后,始终没有摆脱“以乐理为主线、歌唱为中心”的旧一套教学模式。使音乐教学陷入其它学科教学模式之中。而现在是引进“乐器进课堂”,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来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精选乐器教学内容以及音乐课其它教学内容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1、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2、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3、器乐教学与视唱教学的整合研究。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把歌曲教学、视唱教学、器乐技能训练、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深化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策略的研究。(1)教师评价艺术的研究。通过教师评价艺术的研究来激发学生对乐器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外能否自主的练习,很大程度在于教师的激发,而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场所只有课堂,因此教师一定要精练自己的评价语言,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的研究。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的研究,让学生不仅受到教师的评价,还要受到同学之间的评价,合作小组之间的评价,学校里的评价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适合农村初中的器乐进课堂,适合乐器教学与音乐的其它教学相结合,适合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的激发。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学生乐器的心理,有的放矢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二)文献法:搜集、整理、掌握现今国内外相关的乐器教学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论著,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作为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
(三)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课题的立足点,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为一体,贯彻边研究边感化的精神,致力于真实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题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本课题的研究从2008年7月开始,至2009年8月结题,期间共分为3研究程序。第一程序:乐器教学与其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1、准备阶段(2008年7月--2008年9月)。建立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查询相关文献,设计第一种教学形式。2、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实施第一种教学形式,做分析总结、设计第二种教学形式3、实验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11月)实施第二种教学形式做分析总结、设计第三种教学形式,4、实施阶段(2008年11月--2008年12月)实施第三种教学形式,做分析总结。设计第四种教学形式5实施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1月)实施第四种教学形式,做分析总结,总结出合理的教学形式。第二程序:乐器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整合研究方法的研究1实施阶段(2009年3月--2008年4月)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2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08年5月)器乐教学与欣赏教学的整合研究。3实施阶段(2009年5月--2008年6月)器乐教学与视唱教学的整合研究。4实施阶段(2009年6月--2008年7月)乐器教学与其他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总结。5成果阶段(2009年7月--2008年10月)。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人员分工:课题负责人:祝丽芬祝丽芬:方案设计、文献研究、方案的实施及总结李玉文:实施方案及分析总结,教学案例及资料的收集,叶志刚: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撰写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课题负责人是农村初中音乐教师,担任第一线的音乐教学,同时又是学校里的音乐教研组长,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一定先决条件,并且热爱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市区里获奖。2课题组成员李玉文也是在农村初中担任多年音乐教学的教师,也是本课题的一线教师,也有许多的教学经验和体会。3、随着体艺“2+1”项目在我市实施,音乐教学受到各教育部门的重视,我校的领导以及到班住任、学生、家长对音乐教育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学校特把此课题列为学校的重点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