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百色教育网》
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长,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对整天与公式、方程、定理打交道的中学生也不例外。
中学生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急剧发展变化阶段,探求心切,好奇心强。这一时期由于生理上出现的变声期现象,使他们对唱歌感到茫然,转而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音乐欣赏,但又缺乏鉴赏能力,音乐欣赏心理很不稳定,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我采用“音乐欣赏结构层次分析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理论上说,人们欣赏音乐,是分三个阶段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的。
第一阶段,官能欣赏,通过听觉从音乐中直接接触到音响的外部形式,第二阶段,感情欣赏,通过外部形式深入到音乐内部,即通过音响感知,进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第三阶段,理智欣赏,最终理解、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情感和情趣意境。
我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按照人们欣赏音乐的一般心理特点,运用音乐作品结构层次分析法,在官能欣赏、感情欣赏、理智欣赏三个阶段中,抓住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比较、辨析、启发,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及其与音乐内容的关系。
1、官能欣赏
官能欣赏以追求满足感官的愉快舒适为主要目的,是一种低层次的欣赏方式。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首先对作品中的音高、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进行对比、辨析,提高学生对音响的辨别能力。然后对作品中起伏变化、抑扬顿挫的旋律,多种变化的节奏类型,多声部的不同组合方式、调性、调式的变化,进行对比,提高学生对音响的感受力。
2、感情欣赏
感情欣赏不只是悦耳愉心,而是达到音乐美产生共鸣和想象的一种欣赏方式。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重点对作品中的感情特质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区别声音运动力量的强弱,体会节奏紧张或松弛所表现的不同感情色彩。并通过标题、图画、板书和律动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音乐形象,充实和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情体验。
3、理智欣赏
理智欣赏,是以科学的态度、逻辑分析,去理解、认识音乐美的一种高层次欣赏方式。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介绍作曲家所处时代,生活和创作道路,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音调,作品生产生的政治、哲学、艺术思潮的背景等,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品的感情内容及社会意义。教学时要紧紧抓住作品中的描绘性音乐和情节性音乐的特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音乐情趣和艺术真谛,从而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时。在官能欣赏阶段,我启发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乐曲有几个段落?(初步分辨出作品是由三个乐段组成)。(2)乐曲的速度变化怎样?(第一乐段较平稳的三连音波动,第三乐段把第一乐段的速度加快演变,使之如同汹涌的急流)。(3)乐曲的情绪怎样?(第一乐段从容而轻柔,如梦似歌;第二乐段轻快、抒情;第三乐段激越、狂热)。在感情欣赏阶段,我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注意比较全曲三个乐段所运用的一些音乐要素、感情的对比、节奏的徐疾、力度的强弱,使学生能从感情上初步体验这些音乐素材所表达的意境。在理智欣赏阶段,我分析了这首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说明这首钢琴奏鸣曲写于1802年,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和他当时的进步思想感情。当时贝多芬接受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反对封建特权、专制、压迫,为取争平民自由和解放而斗争。作品的三个乐段,体现出作者不同心态的转换----从深沉和悲哀转向对光明的憧憬,最后又转向以火样的热情投入实现理想的斗争。这就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体会到这首乐曲所表现的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进取向上的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音乐欣赏力较强的学生,大都性格开朗,落落大方,生气勃勃,上课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表达欲。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紧张和的学习生活得到调剂,放松神经,调节大脑,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音乐素养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