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7.哼鸣训练(上)-赵登营主讲 | |
课程类型: | 声乐课程 | ![]() |
视频格式: | .mp4 | |
教学主讲: | 赵登营 | |
课程等级: | ![]() |
|
观看次数: | ||
课程来源: |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
上传时间: | 08-11 | |
在线观看: | ![]() |
|
下载地址: | ||
观看密码: | ||
密码说明: | 以上为观看视频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 |
观看帮助: | ![]() ![]() |
|
相关课程: | 无相关信息 | |
课程简介: |
现在谈谈哼呜的训练特点,用哼鸣Hum来找声音的集中是比较好的也是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所谓找集中就是把声音确定到正确的音位上,或者说确立正确的声音 位置。这个位置在哪里?一般讲是在面罩,或者说是眼部(戴眼镜的部位),而作哼鸣Hum正是在这个部位振动。它可以使气息由鼻腔而引向头腔,但喉头需要放 松,双唇是极放松地闭着,作哼鸣练习时口腔内是虚的,空的感觉,也就是说作哼鸣Hum练习时里面打开空隙多一些,近似发u音的口形,但唇是闭着在哼,口腔 容易紧,容易造成喉部过分紧张,因此最初练习时,要用轻的声音和小量的气息,等掌握了方法和习惯于这种机能活动以后,鼻腔的振动就会明显,振动的位置逐渐 向眉心,越做就越响亮,然后从闭口的哼鸣转入母音的哼唱,进而转唱音阶练习。世界各国歌唱家的实践证明,练哼鸣Hum对找寻共鸣获得声音集中,特别是找头 腔共鸣,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像唱高音进而取得声音的金属感觉和泛音共鸣的获得,非得先在哼鸣上下工夫不可,非得由哼鸣Hum转入小的发音机能活动歌唱,并 使这种机能活动的本身能在各个声区进行进一步调整。
要想做到声音的集中,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经常练习Hum,先把嘴开得小一些,慢慢变大,可以先以哼ma来带,哼的气走在前头,然后逐步发母音 ma,要调整口、喉的关系,然后转唱母音,随着下面气息的配合,自然会把声音通向面罩。但说起来很简单,它的基础是要通过千百遍不断的实践才能建立起来的。
世界着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主张把声音集中到面罩,用他的话说:“需要在眉心眼部形成一个共鸣盒,把声音唱进去,取得最好的共鸣。”所以练习Hum就 可以使鼻腔振动到眉心,使支持声音的气息先找好由鼻腔到头腔的通路。也可以说经常练习找高音共鸣腔体的位置,以便在歌唱时逐步获得颧骨的振动,而达到较好 的共鸣,所以必须从Hum做起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