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音乐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菜,为多元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的课程之一。跟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音乐课程和教学体制是不能够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音乐教学正面临着历史性的磨练,在讲堂上主要体现为缺少有用互动,教学目的是不科学的,与审美教育的忽视,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之间的衔接不当等等。音乐教育是施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当前是音乐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因此,必须从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价值、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力度以及提升师生互动的实践技巧三个维度,不断地改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音乐 分析 思考
在我国,音乐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研究性课题在21 世纪后才出现,由于起步较晚,教材的“学材”化尚待完善。本文选取根据新课标出版的初中音乐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音乐版的文本,人教版,工作资源,知识的框架结构和对初中音乐教科书的结构材料, 以及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构,结合调查报告的数据,探寻初中音乐教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基础教育音乐教材与我国非音乐基础学科教材、国外音乐教材相比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以期对我国音乐基础教材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1 我国初中音乐教材发展现状
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课程标准》首先对音乐教材的内涵做了明确概括:“音乐教材应当包括学生用教科书、教师用参考书及与之相匹配的音响教材。”这一内涵纠正了音乐教科书即为音乐教材的错误理解,扩大了音乐教材的内涵。
2004 年秋在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音乐课程改革也已进入到了全面推广阶段。新一轮的初中音乐教材建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
2 对初中音乐教材存在不足之处的分析
2.1 单元目标不明确,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各课时目标之间缺乏音乐的联系
实验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中“课”的单位界限,以“单元”的形式取而代之。这种单元式的结构编排方式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由于单元内容较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以一节课完成,所以,事实上每一单元通常分解为两到三个课时完成。阐述的构建式单元的标准中,其第一要点就是单元要以结果为导向,单元的目标或者主要结果应明确地列出;各课的目标和单元的目标或标准也应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对初中音乐教材的梳理分析发现,教材内容以曲目罗列的方式呈现,单元标题以非音乐主题为主,倘若不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仅仅从教科书角度无法对本单元学习的总目标进行识别。此外,由于单元中的课时需要教师根据《教师教学用书》或者通过自身研究对教学曲目进行重新划分, 单元中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又具有不确定性;教材组织方式过于注重非音乐人文主题,这种教材编排方式导致乐曲与乐曲之间音乐关联性的缺失。
2.2 实验教材未能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转化
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方向呈国际化、信息化、综合化趋势。知识构建的最佳策略就是让学习者面对必须解决的意义性问题。学习的理想方式是让学习者运用他们的知识生产和使用特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形成所谓的情境知识,这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意义的工作的完成知识。然而,通过对实验教材的梳理与分析发现, 教材内容多以罗列堆砌的方式呈现,各个乐曲、章节之间没有直接承上启下的逻辑关系存在,课后习题虽采用探究式问题设置但部分难度过高, 必须依靠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完成习题作答,单纯依靠学生自己无法完成。
3 对进一步完善初中音乐教材学材化建设的思考
3.1 初中音乐教材的编写方式应当更加多样化,单位内容要明确可行
2001 年新课标颁布以来,各个地方、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初中音乐教材。本文选取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版本进行对比分析,而这教材的确也各自有其侧重点。然而,不论是乐曲选择还是栏目设置,甚至体系结构都十分类似,所以学生和教师虽然是使用了不同版教材, 但是在回答调查问卷时却反映了同样的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省市自治区的音乐教学情况有所不同, 而这种不同除了城市与城市之间还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根据调查显示,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初中学生对音乐教材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关于初中音乐教材编写方式的多样化已经成为较为重要的议题。我国的音乐教材需要向一种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教材体系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区域文化和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选择。我国的音乐教材建设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各地实际教学情况编撰教材,让每套编辑出版的初中音乐教材呈现不同的特色, 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音乐教育情况。
3.2 初中音乐教材的编写应关注从“教材”到“学材”的转化
现代课程教学提倡学习途径的多样化与学习范围的扩大,对教材的要求也从“教材”转型为“学材”,在基础教育教材建设中, 非艺术类学科的教材转化较为成熟, 音乐教材由于种种原因,还在逐步完善之中。一套成功的音乐教材,其音乐作品应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艺术表现价值和审美体验价值外,还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年龄特点、身心发育相适应,从而有助于实现选择、传递对学习者有价值的真实信息、知识,帮助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实现学习者合理的学习方式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
[3]孙继南着。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9.
[4]杨和平,宋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音乐教材问题的思考[J].人民音乐。
作者: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 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