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教材

初中音乐第十四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黄岩教育信息网》

第一单元:难忘岁月

唱歌:游击队歌

欣赏: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

保卫黄河----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

四渡赤水出奇兵----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实践与创造

(一)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能够简要说明与所接触的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游击队歌》并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游击队员勇敢机智、顽强乐观的英雄形象,表达游击队员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情感。

3.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能说出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能对其在抗战时期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简单的评价。

4.聆听《四渡赤水出骑兵》,能说出音乐的内容、音乐情绪以及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具体教学目标及建议

1、学唱《游击队歌》的具体目标

(1)、能够对这首歌曲感兴趣,能够简要说明与该首歌曲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游击队歌》并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游击队员勇敢机智、顽强乐观的英雄形象,表达游击队员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情感。

2、学唱《游击队歌》的建议

(1)、学唱前可聆听不同形式的《游击队歌》,如男声四重唱、合唱,甚至可以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片段,使学生具有鲜明的感性认识。

(2)、学唱中要把握好后半拍起始的弱起节奏,还要注意多次出现的十六分节奏型,务必均匀,且要吐字清楚。

(3)、在演唱中要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和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始终注意表现歌曲的情感,准确把握节奏。

(4)、最好将实践与创造(一)与歌曲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处理。

3、聆听《保卫黄河》和《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教学目标

(1).能够对三部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感兴趣,能够简要说明这三部音乐作品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

(2).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能说出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能对其在抗战时期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简单的评价。

(3).聆听《四渡赤水出骑兵》,能说出音乐的内容、音乐情绪以及歌曲的演唱形式。

4、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保卫黄河》的建议

(1)、《四渡赤水出奇兵》可以略听,聆听时通过设计问题,使学生了解到音乐内容、音乐情绪以及歌曲的演唱形式即可。

结合实践与创造(三)学习。

(2)、聆听歌曲《保卫黄河》时,可引导学生唱一唱歌曲的齐唱部分,聆听中要使学生注意演唱形式是在怎样变化的,每种形式的艺术效果又是怎样的。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联想、想象,思考演唱中的每个环节共性的特征有哪些个性的特征又有哪些?(如:齐唱、轮唱、器乐、合唱各有什么特征?)结合实践与创造(二)(四)学习。

(3)、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要在聆听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应着重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教师最好适当、简要地讲述乐曲的曲式结构,以便于学生理解乐曲的内容。

(三)教材组合

1.本单元建议用两课时学习。

2.第一课时:学唱《游击队歌》为主,在学唱同时完成实践与创造(一)并留一部分时间欣赏《四渡赤水出骑兵》同时完成实践与创造(三)。

3.第二课时:集中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并完成实践与创造(二)、(四)。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

歌唱:咿育勒啦

欣赏: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寻找朋友

非洲民间乐曲片段

实践与创造

(一)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吁勒啦》,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能够根据歌曲情绪编配节奏型,并为歌曲演唱做伴奏

3、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4、能够辨识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的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5、能够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二)具体教学目标及建议

1、学习歌曲《咿吁勒啦》的具体目标

(1)、通过演唱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吁勒啦》,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能够根据歌曲情绪编配节奏型,并为歌曲演唱做伴奏

2、学习《咿吁勒啦》的建议

(1)、在概括介绍非洲音乐时,建议能通过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非洲大陆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然后从节奏模拍、节奏创编、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入手引导学生进入以“鼓”、“舞”、“歌”合一为特征的非洲音乐

(2)、在学习歌曲《咿吁勒啦》时建议能充分利用示范演唱,让学生通过模仿学习歌曲,尽可能唱出歌曲的韵味;带领学生试着通过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领唱与合唱、用适当的节奏型为歌唱和动作伴奏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

3、欣赏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的具体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4、欣赏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的建议

欣赏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时可以用“设问--听赏--讨论--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在欣赏时可以让学生模唱歌曲片段来加深对歌曲风格的体验。

5、欣赏《非洲民间乐曲片段》的具体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能够辨识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的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3)、能够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6、欣赏《非洲民间乐曲片段》的建议

(1)、在欣赏非洲民间乐曲片段时,重点让学生了解非洲有代表性的三种乐器:马林巴、果拉琴、非洲鼓,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乐器的形制--演奏的方法--乐器的音色---乐器演奏的完整乐曲”这样的步骤进行,也可以先听音乐,在讲乐器

(2)、在小结的时,可以结合实践与创造(二)、(三)进行。

(二)教材组合

1、本单元建议用三课时学习。

2、第一课时:从“鼓”、“舞”、“歌”入手,概括介绍非洲音乐,初步学习歌曲《咿吁勒啦》。

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歌曲《咿吁勒啦》,欣赏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完成实践与创造(一)。

4、第三课时:复习歌曲《咿吁勒啦》,欣赏非洲民间乐曲片段,完成实践与创造(二)、(三),小结本单元

第三单元:长江两岸

唱歌:采茶舞曲

欣赏:龙船调

十送红军

欢乐歌

演奏:茉莉花

实践与创造

(一)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感兴趣,能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能够用圆润且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

3、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两首的歌曲的内容及地方风格,能够随着伴奏演唱歌曲的片段。尝试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4、聆听江南丝竹《欢乐歌》,认识其创作特点并通过与《小放驴》、《大起板》的对比,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三)具体教学目标及建议

1、学唱《采茶舞曲》的具体目标

(1)、能够对具有我国江南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感兴趣,能主动了解歌曲所体现的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

(2)、能够用圆润且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

2、学唱《采茶舞曲》的建议

(1)、学唱《采茶舞曲》,细心聆听录音及范唱颇为重要,在聆听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并最好引导学生用方言学唱,以利于表现乐曲的风格。

(2)、初学时建议适当放慢速度,熟练后再恢复原速,以便学生能够用准确、流畅的声音表现旋律的婉转细腻。

(3)、为把握歌曲风格,要特别注意旋律中连音与顿音的细致要求,但应以情带声,通过比较法帮助学生学习歌唱技巧。

(4)、结合学习完成实践与创造(一)。

3、欣赏《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具体目标

(1)、能够对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感兴趣,能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两首的歌曲的内容及地方风格,能够随着伴奏演唱歌曲的片段。尝试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4、欣赏《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建议

(1)、聆听《龙船调》时,应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山歌风味及适合劳动、适合舞蹈律动的音乐特点,还要引导学生认识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若可能让学生结合实践与创造(二)的要求进行表演。建议使用宋祖英表演的音乐电视来引导学生。

(2)、聆听《十送红军》建议用电视剧的片头曲,学生可能更熟悉一些,聆听时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曲的演唱形式及音色的变化状况,歌曲不同段落的旋律及基本情绪等。

5、欣赏《欢乐歌》的具体目标

(1)、能够对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感兴趣,能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聆听江南丝竹《欢乐歌》,认识其创作特点并通过与《小放驴》、《大起板》的对比,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6、欣赏《欢乐歌》的建议

聆听《欢乐歌》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辨认它都使用了哪些乐器,认识它属于哪种音乐体裁。初听前,先引导学生唱唱《欢乐歌》的旋律片段,逐段地感受、体验其速度、旋律上的联系与变化,认识、理解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乐曲的结构。复听《小放驴》、《大起板》的乐曲片段,并与《欢乐歌》作比较,进而引导学生讨论:江南丝竹有哪些音乐特征?通过讨论归纳出来。完成实践与创造(三)

7、关于器乐合奏《茉莉花》这对部分学校来说可能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挑选几个竖笛吹奏较好的来合奏,其他同学分组给其伴奏。指导合奏的同学注意乐曲正确的换气位置。

(二)教材组合

1、本单元可用三课时学习。

2、第一课时:学唱《采茶舞曲》,演奏《茉莉花》,完成实践与创造(一)。

3、第二课时:聆听《龙船调》和《十送红军》,完成实践与创造(二)。

4、第三课时:聆听《欢乐歌》,完成实践与创造(三)、(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