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莞音乐教研网》
[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新课标以及广州市普高新课程音乐教学指导意见中都指出音乐鉴赏是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属于基础性的音乐课程。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提倡体验性、实践性、比较性、探究性、合作性等音乐教学方法。如何让这门主要的、基础性的课程真正 “活”起来,本案例围绕着“影视音乐”这个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进行体验、实践、比较、探究、合作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多种形式地参与到鉴赏中来,以达到体验音乐、提高鉴赏能力和增强鉴赏兴趣的目的。
[背景分析]
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一切都在摸索、探索之中,没有谁来规定课应该怎么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本学年开设音乐鉴赏模块,每堂课前都要尽力搜集、准备大量的音像资料,精心备课,让学生来听,就这样学生还不一定买账。我想是不是教学方法上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应该少让学生 “静”、多让学生“动”;高中生思想逐渐成熟,具有自己一定的世界观,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判别能力,单纯的听觉欣赏也许太“闷”,很难提起兴趣来,于是,我准备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次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我选择了花城版音乐鉴赏的一个内容 ----《影视音乐》进行实验探索,我探索的主题是在学生全面参与的活动中进行音乐鉴赏。
在课前设计时,我想突破欣赏课沉闷的模式,在教学方法的模式上设计较多的活动,尽力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拓展参与点、扩大参与度,看看是否能让课堂 “活”起来。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使用体验、比较、实践、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经典影视作品的展现中感受、体会音乐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探究性学习延伸到课后;
3、知识与技能:能了解片头、片尾音乐、情景音乐的概念、作用,并能进行音乐与影片配合的实践操作,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案例描述]
一上课,师生问好后,教师说: “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看我们四个小组,哪个小组是今天的赢家?”
(首先,为了诱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上课便建立比赛机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接着,师安排学生欣赏一段无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片头,
学生马上发现: “没有音乐!”
教师: “是啊!没有音乐,画面是多么苍白无力。今天本课的主题就是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影视作品中的音乐。”
教师继续说: “首先,还是请大家为〈红楼梦〉的这段片头配上合适的音乐,好吗?”
学生各述己见,有的说: “用古筝、琵琶等民乐演奏。”
有的说: “有点悲伤的气氛。”等等;
教师播放视听原版《红楼梦》片头。
师: “大家的见解和导演不谋而合,真棒啊!”
接下去,我特意违反常理,用 007的经典片头音乐来配〈红楼梦〉的片头画面,“现在,老师换一个音乐,请你们感觉一下,合适吗?”
这下他们可兴奋啦, “这不是007吗?真滑稽!”,“太不恰当了。”
有个学生甚至说: “这个音乐就象有个小偷进了房间,和〈红楼梦〉的意境差太远了。”
师: “哦!原来影视音乐也不能乱配的。那就由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片头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吧”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引入故事情节。”
“提前把观众带入影片的气氛中。”
“定下整个影片的基调。”
师: “同学们总结得太好了,老师再补充一个大家没说到的,那就是片头音乐的标识和品牌作用。”
教师出示课件,小结片头音乐的若干作用。
(《红楼梦》的剧情和 007的音乐都是同学们所熟知的,这样通过亲身体验和对比欣赏,学生很自然地初步了解了片头音乐,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探究、发现、表达、交流、总结片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教师只需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略加点评和小结,明确概念就可以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接下去,教师直接出示另一种影视音乐的形式 ----“情景音乐”的概念……;
师: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安排了观看两部影视作品的片段----《辛特拉名单》、《三个和尚》片段,并请你们根据这两个片段,自己来讨论情景音乐在影片中到底有何作用。”
同学们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很认真,完全沉浸在其中,看完后同学们开始了自己的见解;
生: “慢速的音乐,让人悲从中来。”
生: “在第一部片中,小提琴的音色更增添人们内心的悲伤与怀念。”
师: “你说的是小提琴独特的颤音吧?”
生: “是的,很让人感动。”
生: “在《三个和尚》中音乐是和故事的发展一起展现的。”
生: “《三个和尚》的音乐一开始就很滑稽,符合小和尚的感觉,但一到庙里,音乐马上变得庄重许多了。”
师: “你的意思好象是说音乐随着影片中人物、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对吗?”
生: “是的。”
师: “大家真是太棒了,我们一起把大家刚刚说的小结一下,好吗?”
教师出示课件,列出情景音乐的若干作用。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通过鉴赏具体的作品,并进行讨论,能使学生更感性地认识到情景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并通过交流、总结自己将其上升到一个理论层次,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完成了新课内容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又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来考验他们的能力;
师: “在了解了影视音乐的两种类型后,我们来活动活动,让我们自己来当回导演吧!”
出示课件:
活动一:欣赏《泰坦尼克号》片段 ----《弦乐四重奏》;感受、思考并讨论:导演在影片中对情景音乐的特殊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欣赏完后,学生马上跃跃欲试, “导演安排舒缓的音乐配慌乱的逃生场面,这是以‘喜景衬悲景',有对比的效果。”
“表现每个人对生与死不同的看法,船长、设计师、年迈的老人、入睡的小孩他们的心情和舒缓悲伤的音乐是相符的。”
“音乐增加悲剧气氛。”
……
活动二:播放一段无声的 “奔马”片头,以及三段不同的音乐;感受、对比、思考并讨论:你选择哪段音乐?你能为这个影片拟标题吗?能简单描述一下故事将如何发展?
接到任务后,各个小组开始分头讨论,唧唧喳喳,好不热闹。
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参加他们的讨论:
有一个小组中,讨论异常激烈 “选第一个吧,好象是名曲《赛马》,和画面比较相符;”“第二个才好呐,有点滑稽,可以搞成喜剧片;”“我看,三个都选,我们就来个三部曲;”……
几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生 1:“我们选第二个音乐,标题《摔马奇遇记》,是个喜剧片;男主角正欢快地骑着马,突然被路边一位美丽的村姑吸引,摔下马来,由此产生一段喜剧爱情片……。”(学生边说边辅以动作。)
生 2:“我们组三段音乐都选,组成一个三部曲,第一个音乐《初出江湖》,第二个音乐《闯荡江湖》,第三个音乐《退隐江湖》;故事情节也按这三部进行,……。”
生 3:“我们组也选第二个音乐,标题《第101次迟婚》,也是个喜剧片,……最后以大团圆结局。”
在讲述的过程中大家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不时有掌声和附和声,课堂气氛很活跃。
师: “老师也为大家的奇思妙想感到惊讶和开心,看来大家不仅已经掌握了影视音乐的概念,还能发挥想象的翅膀进行实践,以后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学以至用,更大地挖掘你在音乐中的潜能!”
接下来,教师布置课后研究性学习活动:分组完成一份研究性报告,要求介绍一段有音乐的影视作品,包括:剧情简介、画面分析、音乐分析、特点介绍、影片片段播放等。
教师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宣布下课。
(这个部分是新课的实践部分,在感受和思考中发现不同的音乐处理方法;让学生对影视音乐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参与性的实践创造活动之中深化课题的理解和有关理论的初步应用;给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提供一个平台。)
最后的课后研究性作业,让兴趣进一步延伸。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我觉得要使音乐鉴赏的课堂 “活”起来,第一,就是要在新课内容的教学安排上,而最好是选择比较切题的、经典的、能留下深刻印象的音像资料;第二,避免“满堂灌”,教师没有采用直接教授的形式,而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自己对比、探究、发现、表达、交流、总结,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这样课堂才会有活力。第三,在学生自己明白了概念以后,安排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回答问题的学生覆盖面还可扩大;对这个特定年龄段的敏感话题,比如:爱情话题的正确引导;等等,还待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