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反思

七年级音乐《新世纪的新一代》----唱出心中的歌教学设计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摘自:《湘版教材支撑网》

单元教学目标:

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

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演唱。

设计意图:

同学们带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态跨进中学校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尽情歌唱

教学重点:

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

第一课时《新世纪的新一代》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演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进行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相互问好。

2、故事引入:(《高山流水》)古时候,有一个音乐家叫俞伯牙,一次他在山中弹琴,有一个樵夫叫钟子期,从他旁边经过,听到他的琴声,就说:一会儿象雄伟的高山,一会儿象浩荡的江河。伯牙就以他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心中万分悲痛,就摔琴断弦,说自己失去了知音,永远不弹琴了。

二、感受与体验

歌曲分析:李幼容词、刘磬声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全曲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热烈的呼吁感,旋律明快奔放,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决心与信念。

1、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习旋律,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先轻声哼唱,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三、探索与表现

1、学生两组表演,看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2、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3、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4、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后记: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