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在阅读到“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一段文字时,就上网进一步了解这三种文化,尤其是前两种的内涵。原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难历程中形成的文化内涵;革命文化是指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文化内涵;
另外,我们也可以配套阅读相关的课程标准解读,进一步加深理解。
2.对标思考,把握方向
在通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对照自己的任教年级,厘清本学段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在撰写教学设计时,时常进行对照、回顾。比如针对第二学段(3~5年级)“听赏与评述”学习任务,课标中提出详细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但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还要进一步细化,也就是说结合你的学生情况,具体在三、四、五每个年级,甚至是每节课分别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和程度。课标只能指明一个方向,但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每一首作品上,则需要老师们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3.立足本体,提升素养
音乐学科有其特殊性,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基础之上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不能脱离“双基”的学习,比如聆听、演唱、歌表演、演奏等音乐活动,哪一项能离开“双基”呢。没有音乐“双基”奠基的审美教育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依然要立足音乐本体,努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最终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
新课标的解读才刚刚开始,后期,省、市、县、校等各部门肯定会通过各种形式,从各个层面,进一步深入推进新课标的解读。
从课标到课程,再到课堂,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理念需要在实践中验证,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切实领悟内涵,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学科综合,“立足素养,以乐育人”,从而进一步提升艺术教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