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红裙子 推荐
第十六讲
教学过程:
第四节 歌剧、舞剧、歌舞和电影音乐(中)
3“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是当代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特有名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的戏曲音乐事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广大戏曲音乐工作者在收集、整理我国传统戏曲的同时,在60年代前后,会同一批历史学家进行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出现了一批现代题材的戏曲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唱腔,并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程式和唱腔。不仅如此,还在伴奏的乐队以及乐队的配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国传统戏曲改革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
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窃取了全国京剧现代戏改革的成果,把其中的八个剧目奉为“革命样板戏”,对这八个剧目在艺术上精雕细刻,动用了全国文艺界中最优秀的创作人员和演员,使这些倾注了中国艺术家们心血的艺术成果成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工具。
这八部剧目经当时的“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大力宣扬,并借纪念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被奉为“革命样板戏”,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典范”在中国大陆风行,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
在八部“革命样板戏”中,有五部现代京剧,两部现代芭蕾舞剧,一部“交响乐”。除《海港》外,其余七部均反映的是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
作品欣赏《红灯记》选段 ――“做人要作这样的人”
此外,这些现代京剧在伴奏音乐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在改革京剧的伴奏乐队,运用交响手法,烘托舞台气氛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如:《智取威虎山》
中的“打虎上山”中的“穿林海”、“急速出兵”中的“滑雪”音乐,与剧情及舞台表演紧密结合,所取得的舞台效果是十分动人的。
作品欣赏《智取威虎山》第九场中的“滑雪”音乐片段
在八部“革命样板戏”中,还有两部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这两部芭蕾舞剧都曾在1964年首演,其题材都取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在舞蹈和音乐艺术方面,这两部舞剧广泛而巧妙地吸收了中国舞蹈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在塑造人物性格、主题音乐在剧中交织衍展方面都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在吸收我国民间音乐的音调素材,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手法上都有所发展和创新;在把西洋管弦乐队与民族特色乐器的有机结合以及和声与配器的民族风格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
继这八个“样板戏”之后,到1970年,经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的精心策划,第二批“革命样板戏”也登台出场。这批“样板戏”分别是北京京剧团改编的现代京剧《秋收起义》(即《杜鹃山》)、中国京剧院改编创作的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和《平原作战》、上海京剧院的《龙江颂》、《南海长城》(即《盘石湾》)和中国舞剧团改编创作的芭蕾舞剧《红嫂》(后改名《沂蒙颂》)等。
在第二批“革命样板戏”中现代京剧《杜鹃山》可谓众戏中的佼佼者。《杜鹃山》原是上海艺术剧院1963年演出的一部话剧(由上海歌剧院王树元编剧),同年由北京京剧团改编成同名京剧。该剧描写的是在湘赣边界的一支农民武装,在党代表柯湘的教育和改编后,取得了与反动地主武装斗争的胜利,并参加了井冈山的工农红军。《杜鹃山》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①“对白”全部用“韵白”,体现了京剧“韵白”所具有的韵律性、节奏性和起伏性;②唱腔“歌剧化”,但京剧特点仍贯穿始终;③主要人物的音乐主导动机在剧中各场面及唱腔中渗透,对剧中矛盾的冲突和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起到了极大的深化作用;④一些舞蹈和武打场面与音乐的珠连壁合,更为该剧的成功增添了光彩。
如何看待“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是我国音乐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特殊艺术,因此我们不能回避它,也不能抛弃它,而应对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更应值得提出的是,“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和在音乐设计、乐队的编配等方面还应在我国的戏曲改革中很好地继承,如果我国的戏曲音乐能够在总结“样板戏”的经验基础上继承发展,我国的戏曲音乐的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4 电影音乐
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音乐是随着我国电影事业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电影音乐都能恰到好处地配合了电影的总体构思和场景、人物的变化和发展。但仍未跳出自30年代以来的电影音乐偏重于电影歌曲的框框,所以电影音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电影歌曲方面,产生了一大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电影歌曲。如刘炽为电影《上甘岭》所创作的插曲《我的祖国》、为《祖国的花朵》创作的《让我们荡起双浆》、通福为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所创作的《敖包相会》、张棣昌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创作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高如星为《柳堡的故事》创作的《九九艳阳天》、吕其明、肖衍为《红日》创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为《铁道游击队》创作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雷振邦为《五朵金花》创作的《蝴蝶泉边》、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巩志伟为电影《怒潮》创作的《送别》、黄准为《红色娘子军》创作的《娘子军连歌》、寄明为《英雄小八路》创作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在这些电影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们还充分发挥了民族音乐旋律美的特点,使这些电影歌曲通俗易唱,深入人心。
作品欣赏《我的祖国》
《祖国颂》是作曲家刘炽1957年拍摄的宽银幕文献记录片《祖国颂》(初名《1957年国庆节》)所创作的两部混声合唱,影片于1958年献映后,《祖国颂》便随之在全国流传。
作品欣赏《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作品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在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创作中,也有一部分作曲家在为电影的场景配乐方面作出了探索,使这些电影的音乐更加符合其电影音乐的品格和特点。如何世德为大型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胜利》、瞿希贤为《青春之歌》所创作的音乐、黄准为《红色娘子军》创作的音乐、朱践耳为《在烈火中永生》创作的音乐、雷振邦为《五朵金花》创作的音乐、江定仙为《早春二月》创作的音乐以及罗宗贤、葛炎为《阿诗玛》创作的音乐都是在为电影音乐配乐方面好的作品。
《阿诗玛》是我国第一部电影歌剧。音乐以云南哈尼族的民间音乐为基本素材加以变化发展,并以各种独唱、重唱和合唱推动剧情的发展,音乐在其中占有中心的地位,咏叹调、宣叙调的使用把人物的感情抒发以及剧情的发展不断推向高潮,音乐艺术的魅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和民族色彩。
作品欣赏《马铃响来玉鸟唱》
“文化大革命”中电影、电视音乐的数量也很少。有几部电影的音乐创作比较有特色。如《青松岭》(施万春作曲)、《春苗》(徐景新作曲)、《创业》(秦咏诚作曲)、《闪闪的红星》(傅庚辰作曲)、《海霞》(王铭作曲)等。这五部电影的插曲,如《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青松岭》插曲)、《春苗出土迎朝阳》(《春苗》插曲)、《红星歌》和《映山红》(《闪闪的红星》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创业》插曲)和《渔家姑娘在海边》(《海霞》插曲)等一直在人民群众中间传唱,成为人民喜爱的电影歌曲。
作品欣赏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歌》
我国80年代前后的电影、电视音乐在饱经“文革”10年忧患之后重获新生。广大电影、电视音乐工作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在电影、电视音乐的体裁和题材以及艺术手法上进行探索和开拓,电影音乐率先出现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如故事片《小花》(王酩作曲)、《庐山恋》(吕其明作曲)、《甜蜜的事业》(王铭作曲)、《小街》(徐景新作曲)等。特别是电影《小花》的主题歌和《甜蜜的事业》插曲,结构简明,曲调很接近口语化,抒情而别致;加上采用了电声伴奏,使电影中特定场景的设计别具一格,新颖独特,因此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作品欣赏《妹妹找哥泪花流》
作品欣赏《甜蜜的事业》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这些电影的音乐对当时在中国出现的“流行歌曲”实际上给予了很大的策应和支持,并对后来的电影音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也曾出现过重、过多、过响及歌曲滥用的偏向。进入80年代后,这种偏向得到了扭转,出现了一批取得了相当艺术成就的作品。如故事片《城南旧事》(吕其明作曲)、《人到中年》(吴大明作曲)、《骆驼祥子》(瞿希贤作曲)、《天云山传奇》(葛炎作曲)、《逆光》(张宏作曲)、《西安事变》(李耀东作曲)、《海囚》(黎英海作曲)、《知音》(王铭作曲)、《都市里的村庄》(徐景新作曲)、《青春祭》(瞿小松、刘索拉作曲)、《芙蓉镇》(葛炎作曲)、《红高粱》(赵季平作曲)、《庭院深深》(杨予 作曲)、《开国大典》(施万春作曲)、《老井》(许友友作曲)、《原野》(杜鸣心作曲)等;美术片《三个和尚》(金复载作曲);纪录片《鸽子》、《潜海姑娘》(均王立平作曲)等。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电影插曲,如《啊,故乡》(《庐山恋》)、《牡丹之歌》(《红牡丹》)、《我爱你,中国》(《海外赤子》)、《心中的玫瑰》(《泪痕》)、《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黑三角》)、《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神圣使命》)、《迎宾曲》(《客从何来》)、《燕归来》(《燕归来》)、《满山红叶似彩霞》(《等到满山红叶时》)、《牧羊曲》(《少林寺》)、《为人作嫁几时休》(《梅花巾》)、《小鸟小鸟》(《苗苗》)、《双脚踏上幸福路》(《咱们的牛百岁》)、《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小街》)、《妹妹曲》(《红高粱》)、《马背摇篮》(《啊,摇篮》)、《小小无锡景》(《二泉映月》)、《天山路弯又弯》(《天山行》)、《大海啊,故乡》(《大海的呼唤》)、《飞吧,足球》(《飞吧,足球》)、《花溪水》(《柳暗花明》)、《春雨 下》(《绿色钱包》)、《驼铃》(《戴手铐的旅客》)、《歌唱大别山》(《挺进中原》)、《祖国之爱》(《元帅与士兵》)、《女儿歌》(《黄土地》)等。可以说这些电影音乐和插曲的创作是成功的,如果把80年代前后的电影、电视音乐分作两个阶段的话,前一阶段的电影音乐(特别是其主题歌和插曲)进展较快,从宏观上来看所取得的成绩也较大;后一阶段则是电视音乐大显身手的世界了。
5电视音乐
电视音乐与电影音乐都是通过“音画结合”来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艺术,因此其界限是很难划分的。电视音乐主要是随着十多年来专题系列电视片及电视剧、电视连续剧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音乐品种。由于系列专题片与电视连续剧都具有在统一的情节展开下被分割为许多“集”的特点,因此在音乐创作上要求必须具有概括性的“主题音乐”作为音乐发展的基础,而这种基础又使“主题音乐”的广泛传播有了可能。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电视的普及率不断增加,电视的收看人数已远远超过了电影的观看人数,电视音乐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天地,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创作阵地。我国的电视音乐自1958年起步至1990年只有三十余年的历史。电视音乐真正的辉煌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好的电视音乐作品,如《青春啊青春》(电视剧《有一个青年》插曲)、《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插曲)、《长江之歌》(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游子吟》(连续剧《虾球传》主题歌)、《江河万古流》(电视片《九洲方圆》主题歌》、《一支难忘的歌》(连续剧《磋跎岁月》主题歌)、《枉凝眉》(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微山湖》(连续剧《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连续剧《便衣警察》主题歌)、《我心中的太阳》(连续剧《雪城》主题歌)、《一个美丽的传说》(连续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歌)、《篱笆墙的影子》(连续剧《篱笆、女人和狗》插曲)、《渴望》、《好人一生平安》(连续剧《渴望》主题歌、插曲)等。
作品欣赏《长江之歌》
电视音乐所包括的形式绝不仅仅限于上述的系列片、电视剧和连续剧的音乐,它所包括的范围还应更加广泛,独立的音乐节目,包括专题、专栏以及电视广告等也应属于电视音乐的范畴。因此,如何使用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何在其音乐创作和运用上,如何在形式与内容上以及在普及与提高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探索和创造。
但是,在80年代的电影和电视音乐创作中,也常常出现“每片一歌”甚至“每片几歌”的情况,使之成为一种模式,这种情况也常常给整部作品带来相反的效果。尽管如此,这十几年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许多作品已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部分主题歌和插曲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优秀歌曲,所产生的艺术魅力是这些电影、电视作品本身所无法做到的。
作业:《革命样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