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黔剧

黔剧艺苑姊妹花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黔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省的代表剧目,是从文琴座唱发展而走上舞台的剧种。黔西县是文琴戏的故乡,也是第一次把文琴座唱搬上舞台的地方,是当之无愧的“黔剧之乡”。

从黔西走出去的演员,不仅带有文琴戏的精髓,而且为文琴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从黔西走出来的王章兰、胡曼霞,更是以其对黔剧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独特的见解以及始终不渝的钟爱,谱写了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戏剧乐章。

1953年,13岁的王章兰与12岁的胡曼霞两个小姐妹爱上了文琴座唱。胡曼霞父母早亡,寄居在叔叔家。为了听文琴座唱,她背上堂弟,偷偷跑到县城墙角的“肖家茶馆”听文琴戏。此时,王章兰也爱上了文琴戏,背着弟弟也来到“肖家茶馆”。两个小姐妹竖起小耳朵仔细地听,一字一句,默记在心,她们还在回家的路上轻轻哼唱。老天爷好像特别关顾这对小姐妹,赋予了她们天生的好嗓子和好记忆,她们好像就是为唱黔剧而来到人间的,小小年纪,她们在听戏之中已学会了许多段子。

1954年3月8日,幸运之神降临这对小姐妹。黔西县业余文琴剧团成立,文琴戏也发展成为舞台戏。不久,黔西县文琴剧团招考演员,小姐妹相约前去报考。考官对她们相当熟悉,当即就叫她们演唱了几个段子,两人演唱得像模像样,毫无悬念被录取。就这样,这对小姐妹走上了黔剧这条艺术之路,并且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黔剧艺术。

1956年5月2日,黔西县业余文琴剧团去掉了“业余”二字,正式组建为“黔西县文琴剧团”。王章兰演艺生涯中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她成为黔剧表演艺术家的处女作《搬窑》中的主角王宝钏,而胡曼霞饰演的则是《人面桃花》中的杜宜春。两人担任的角色都是旦角中的闺门旦。

在以后的角色担当中,王章兰的角色扮演除以闺门旦为主外,还演过花旦、彩旦、老旦,而胡曼霞则专演闺门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