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潮剧

百年潮剧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潮剧是我国古老的地方剧种,如果从现今存世的刊刻于明代嘉靖丙寅年间(公元1566年)的潮腔戏文《荔镜记》算起,潮剧至今已有435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四百多年中,前三百年祖宗留给我们的史科不多,而后一百年,由于摄影技术的发明,照相机的普遍使用,便有潮剧照片存世。潮剧照片,是潮剧历史最具体的存真,形象的实录,是极宝贵的史料。这本图册,就是力图通过具体的照片资料,从一个方面反映潮剧在20世纪期间发展的概貌。

现代剧(早期称为文明戏、时装戏),是百年来新出现的剧目,它以反映当代现实生活而别于古装戏。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剧演出的旺盛时期,涌现了一批业余剧作者,出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图册中收入《江姐》、《松柏长青》、《万山红》等几个有代表性剧照。

潮剧电影,则是百年来新出现的潮剧演出形式,一次演出拍摄,便可多次播映,它超越时空,比舞台演出传播得更久远。图册中收入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潮剧院所拍摄的八部潮剧电影的有关照片;上世纪60一70年代,香港潮剧团拍摄的潮剧电影很多,几乎近百部。图册中收入其中的两个剧目,即传统剧目《扫窗会》(即《珍珠记》全剧)和潮州地方题材剧目《刘进忠反潮州》的剧照。

百年来,潮剧随潮人的足迹而流行于东南亚一带,并落地生根,成为所在国的剧种,它们与大陆潮剧,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图册中有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馀娱儒乐社和六一儒乐社演出的《宝莲灯》和《陈三五娘》(即《荔镜记》)的剧照。“馀娱”和“六一”儒乐社是当地民间乐社,都有七八十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受大陆潮剧电影的影响,出现了潮剧热,他们也先后业余排演潮剧,这两出戏,就是他们首演潮剧的剧目。还有一张《玉娇龙》的剧照,这是1957年“马来西亚潮剧职工联合会”成立时的演出剧目。“潮剧职工联合会”是今新加坡“潮剧联谊社”的前身,该剧目由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潮剧艺术家林如烈改编、导演、作曲,演出效果很好,是林如烈的名作之一,这张照片也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图册中有一张是香港陈楚蕙潮剧团演出的《孟丽君》剧照,陈楚蕙是香港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在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名。《孟丽君》是1990年该团与揭西潮剧团联合到新加坡演出的剧目之一,这张照片,保存了香港潮剧团与内地潮剧团联合演出的史实。20世纪90年代汕头举办过两届国际潮剧节,海内外不少潮剧团均参加。图册中也保存泰国、新加坡、法国(潮州会馆剧组)等海内外团体演出的一些剧照。

关于艺事活动的照片,百年来潮剧艺事活动纷纭复杂,可记载的很多。仅建国后潮剧“汇演”一项,大大小小的“汇演”不下百次,图册因篇幅有限,只选其中的“首次”。另一组要说明的照片,是1962年我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老舍、曹禺等一行莅潮汕观光观看潮剧的照片。潮剧在50年代末两次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以及60年代初到香港和柬埔寨演出,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1962年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老舍、曹禺等一行应汕头地委的邀请,来潮汕观光观看潮剧,这次来汕的作家、戏剧家有老舍、曹禺、阳翰笙、李健吾、张庚,以及原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原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周恒、原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复,当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副秘书长吴南生,奉命专程来汕迎接作陪。戏剧家们观看潮剧之后,留下了题咏潮剧的诗作。潮剧受到领导人和专家们如此重视,这是一件不寻常之事,图册中这组照片,就是这段历史的留影。由于篇幅关系,多次到同一国家(或地区)演出,仅收录其第一次演出的照片。

20世纪百年来,潮剧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戏班生存困难,一些艺人以卖唱度生。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偌大的潮汕地区,仅剩下六个戏班,一些戏班以演戏换番薯度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文艺方针指导下,潮剧才得到繁荣发展。60年代后期,即“文化大革命”期间,潮剧又受到“四人帮”摧残。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潮剧又一次得到繁荣。但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潮剧的生存又面临诸多挑战。本图册反映的仅是潮剧百年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历史的全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