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节日到以藏戏演出为主的艺术节
“雪顿”,原意为每年夏转秋宗教活动中举行的奶酪宴会。早在宗喀巴改革藏传佛教时,就为新创立的格鲁派(黄教)制定了严格的戒律,从藏历四月至六月要求喇嘛在室内安心念经修习,称为上期夏令安居;到六月底七月初开禁,喇嘛们得以纷纷出寺下山,接受世俗群众给他们施舍的酸奶子。这时正是牛羊膘肥体壮、出酥油奶酪最盛的季节,寺院也于此时招待僧徒们酸奶白糖米饭,举行野宴游乐,称为“亚乃嘎意”。“雪”是酸奶子,“顿”是宴会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可直译为吃酸奶子的节日。这种宗教活动沿袭到五世达赖坐床以后,已经掌握西藏最大经济实力的哲蚌寺举行奶酪宴会时,因为卓具天资、颇富才学的五世达赖,和广大僧众都比较喜欢藏戏,所以开始把民间各地著名的藏戏班子请进哲蚌寺助兴演出,后来建立噶丹颇章地方政权时,正式形成每年雪顿节期间以奶酪招待僧俗官员,并都要举行这样藏戏会演式的活动,被叫作“哲蚌雪顿”。开始有不多的几个藏戏戏班,就在哲蚌寺的噶丹颇章院子里,面对达赖喇嘛的寝楼献演藏戏,达赖喇嘛就坐在寝楼的大窗台口观戏。
到18世纪中叶七世达赖时,清乾隆皇帝见西藏封授的郡王制有弊端,下令废除,建立噶厦,即西藏地方政府,设四个噶伦,一僧三俗,为达赖协理政教事务。自此开始每年的雪顿节在新建的罗布林卡进行。届时,召集各地更多的藏戏班子来演五六天藏戏。雪顿节藏戏主演场地,也由哲蚌寺移到罗布林卡。到八世达赖时扩建罗布林卡,在内园的东大门上建起一个两层的观戏楼阁,专供雪顿节期间达赖喇嘛在此观看露天广场上的藏戏演出。后来,西藏地方政府派负责布达
拉宫内务的孜恰勒空,专门管理这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来演出的藏戏团体都要登记造册。每年有哪些团体,这些团体如何排列,演什么剧目,这些剧目又表演到何种水准,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管理雪顿节的孜恰官员,往往是藏戏行家,由他规定每一个剧目唱、诵、白、舞、技等整个演出的格式和要求,谁若违反,谁就要受到严厉的惩处。这样逐渐形成了每年都要举行这种大型的参加雪顿节的藏戏表演。这十个藏戏班于是四大蓝面具派藏戏团体:拉萨(下同)的觉木隆,后藏仁布的江嘎尔,靠近堆地昂仁的迥巴,靠近羌地南木林的香巴;六个中等的白面具派藏戏团体:雅隆的扎西雪巴,穷结的宾顿巴、若捏嘎,尼木的塔荣、伦珠岗,堆龙的朗则娃。除此而外,在雪顿演出活动。在达赖喇嘛圆寂以后,到新一世达赖成人亲政以前,一般规定雪顿节暂停进行。
到20世纪上半叶十三世达赖时期,每年的雪顿节藏戏演出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固定有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风格的十个藏戏班子雪顿节上进行艺术表演的,另有两个小型的带有戏剧性质的表演团体:一是希荣仲孜,即曲水的希荣地方牦牛舞团体;二是工布卓巴,即工布地方的单人鼓舞,自说自唱,边击鼓边表演,表演一些情节、祝词和仪式,类似独角戏。这12个团体在自己的头人贵族、官员或寺院活佛高僧的支持下,每年都要集中到拉萨来演出,主要在罗布林卡给达赖喇嘛和噶厦官员及广大僧俗群众献艺竞技。对他们而言,这既是一种难得的殊荣,又是一种被规定务必要支的戏差。届时噶厦政府机关停止办公,放假五六天,全体僧俗官员集中在罗布林卡陪达赖喇嘛看戏。每天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子。
罗布林卡平时一年到头戒备森严,平民百姓根本不能进人,到雪顿节则破例大门洞开,农牧民群众.各阶层僧俗,包括朗生奴隶,甚至带着脚镣的散放囚犯,都可以进去看戏。贵族官员在园内都搭有比较珍贵新颖的帐篷和围幔,群众也都带有简陋的帐篷和坐垫及饮食物品。据说在十三世达赖时,要求比较严格,规定看戏的人们要穿着盛装,佩戴整齐,没戴头饰的妇女不能随便梳着两根辫子进去;穿盛夏无袖长袍“普麦”的妇女也不让进去;穿当时很时髦的皮鞋的人也不让进去;喇嘛想进去看戏须换穿俗人藏装,穿着僧衣也不让进去。
由此可见,“雪顿”――经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确已形成为西藏一个规模浩大、剧种诸多、流派纷呈、风韵各异,又独具雪域神地特色的民族戏剧艺术节。特别可贵的是,这个古老神奇的民族戏剧艺术节,一直到今天,如同它展开活动的主角藏戏一样,仍保持着旺盛的青春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