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藏剧

藏戏面具艺术繁富的品种类别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藏戏各个剧种程度不同地使用了面具,特别是蓝面具藏戏形成了品种式样繁多的面具艺术。按其形态、样式和特点来看,可分为四个类别。

第一类是平板式软塑面具。这是西藏戏曲中最为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面具,它的式样也发展得最为丰富。一般由皮革或呢料、绒布制做而成,从最简单的一张皮毛片上挖出三个洞当作眼和嘴,再在两眼之间挂一个胡萝卜的白面具,到造型十分夸张、装饰格外美观、绘制特别精巧、色彩尤为绚丽的蓝面具,发展成了一套系列式的平板软塑面具。它们的区别在于底色的不同运用上,白面具以原色白山羊皮制成,白色象征纯洁、善良、温和、慈悲;红面具用红呢子作底色,红色象征权力和威严;绿面具以绿呢子作底色,绿色象征功业彪炳,福德深厚;棕色面具用棕色呢子作为底色,它属于黑色范围,表示邪恶;半白半黑面具,脸部底色右半面呈白色,左半面呈黑色,象征这个人物表里不一、两面三刀的性格特征;黑面具,黑色主不善之业,即恶业;仙翁黄面具,黄色象征智慧、兴旺、强盛、功德广大;蓝面具为藏戏开场人物温巴面具,相传当年为唐东杰布造桥民工渔夫和猎人等因劳作而脸被晒黑,被湖水映蓝了,故而唐东杰布在白面具基础上加工发展成为蓝面具,进行了精致繁复的装饰,整个面部装饰象征八吉祥徽。

第二类是半立体软塑面具,一般用布或者是布层中塞入棉絮或比较绵软的兽毛制成,或者是皮子经压塑缝制成半立体的假面,为白、蓝两种,藏戏中的村民老头、老太,还有昌都藏戏中的仙翁所使用。这种半立体软塑面具数量不多,它来源于早期的原始祭祀和民间艺术中的平板式软塑面具,但已经有了发展,使之适于戏剧中人物作性格化的表演。

第三类是立体硬塑面具,一般是泥塑或者泥塑脱出纸壳或漆布壳绘制而成,用于藏戏中的魔怪角色和神舞角色。如魔妃哈江面具、九头罗刹女王面具、外道国王面具、怖畏金刚面具、地狱阎王面具、松赞干布面具、骷髅鬼面具、马头天王面具等。这种立体硬塑面具是由跳神面具或悬挂供奉神佛面具直接发展而来。但是,在塑制时,作为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与宗教面具严格的程式和规定完全相反,它的自由性、随意性,甚至放纵性占有很大成分,完全因表演者、制作者的主观意识而变化。

第四类是立体写实的动物精灵面具,有泥布硬塑的,也有用布料或皮革软塑的,多数是有头和皮毛的假形面具,如黑、白蝎子精面具,虎、豹、熊、豺面具,母猴面具,野猪面具,龙女面具,牦牛面具,鹦鹉面具等。这种藏戏中的动物精灵面具,虽然受到了跳神中泥塑动物灵怪面具和民间图腾拟兽面具的影响,但它根据戏剧情感抒发的需要,十分注重它本身的自然真实的形态。在造型和色彩意象上,表现得极为质朴和写实,许多飞禽走兽都要制做出全身皮毛的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