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北省郧县幼儿园 陈本荣
合作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分担共享的心理倾向、协同活动的能力以及集体主义和利他性的价值倾向。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作为未来儿童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因为21世纪是一个高度合作、高度竞争的社会,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而当前,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家庭的增加,大大改变了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以自我为中心不和群不会合作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家庭和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幼儿培养成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的现代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具备足够竞争力的前提是善于合群,学会合作,重视协同努力。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很多的合作学习方式,但往往是为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的较多,其真正价值并没有得以发掘和体现。合作学习蕴含了“知识、身心和社会”三个维度的活动,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致。一方面,幼儿在合作体中讨论交流,有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与探索,加深每个幼儿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这对幼儿知识技能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组成与合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交际手段来与人交往和相处,这从社会维度发展幼儿的适应性。那么,怎样更好得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性呢?
一、建构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1、良好的师幼关系能使幼儿对老师充满信任与感情,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
合作学习使幼儿的地位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求知探索者,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以新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师应本着“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蹲下来和幼儿说话,尊重每一个幼儿,并以同伴的角色加入到音乐活动中,帮助引导幼儿理解新歌与幼儿共同掌握歌曲的内容,使音乐活动在一种民主、宽松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例如我在教《小小雨点》时,我扮演小雨点,有很多扮演花儿、鱼儿、苗儿的幼儿,都围着我做着张嘴巴、摇着尾巴、向上爬的动作;那一刻,幼儿们的脸上都写满了与老师一起做游戏时的开心、幸福和快乐!又如:在学唱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中,伴随着我和幼儿齐唱的音乐声,我与每位幼儿拍手、对肩、靠背……,在老师的带动下幼儿们纷纷离开座位,与自己的小伙伴边唱边表演,于是活动在互换和交替的愉快气氛中进行着……
2、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
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及时给予能力上的支持,情感上的需求。如音乐欣赏课《猫的故事》,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看视频熟悉了音乐和故事情节后,老师用游戏贯穿整个音乐欣赏,与幼儿一起玩捉迷藏、玩画猫猫,当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互相帮助用眉笔在自已脸上画上胡须,打扮成猫时,活动达到了高潮,我也深深地被活动中这自然亲切的师幼深情所感动、陶醉着。其实老师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对幼儿来说都是最好的奖励,简单的一个握手、一个拥抱,可以使幼儿的兴趣骤然提高。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老师不像以前那样严肃,他们不会那么拘谨,课堂上师幼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融洽了。
二 创设“合作性学习”情境,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新课改使合作交流成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良好的合作和有效的交流呢?幼儿年龄小,缺乏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合作交流是很困难的。学习时往往会为一点小小的得失而彼此产生矛盾,在交流中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统一时,难以宽容他人的不同意见,也不会对他人意见加以补充。因此让幼儿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形成相应的学习规范,则是幼儿进行合作学习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教学,运用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我尝试以学习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先让幼儿在小组内体验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目的。避免因全班形式而带来的课堂秩序较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
1.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别人说话
开始合作时可以先在左右之间进行,比如歌曲《动物猜谜歌》学会后,让幼儿创编歌词时,让邻座左边的幼儿编一段歌词唱给右边的幼儿听,再让右边的幼儿编一段歌词唱给左边的幼儿听,比一比谁创编的最好。这样的训练反复多次后再扩大到小组。在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进行组间巡视,协调小组间的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述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倾听和尊重别人的发言,学会补充,从中吸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2.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幼儿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感”。例如;欣赏《小青蛙》时,我在幼儿对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有了一定的感受后,让幼儿根据自己对第三段音乐的不同理解,在书本空格上填上颜色,并在音乐声中想想为什么要上这种颜色。在几分钟后,各种颜色跃然纸上,理由也是千姿百态。“老师,我涂的是青色,因为这段音乐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相似。老师,我涂的是黄色,因为天气变好了。老师,我觉得小青蛙们非常勇敢,涂了紫色。”在我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幼儿的思维之花绽放了。他们争先恐后的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说涂白色,因为一只青蛙都没有了;有涂红色和橘黄色的学生,他们的理由是觉得小青蛙是兴高采烈的很快乐,心情非常好。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有好几个学生都涂了蓝色,而且他们都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有位学生说因为天气变好了,不下雨了,天空变成了蓝色;有的说觉得小青蛙们跳到池塘里去了,池水是蓝色的……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充分展现了自我。
3.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三拍子歌曲《圆圈舞》的时候我来范唱,故意要求幼儿用二拍子的律动来为歌曲伴奏,还没等我唱完有的孩子就发现了问题“老师,我跟不上”,我就此让幼儿开展讨论“是不是你们自己出了问题呢?如果不是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为老师伴奏吗?”当我再次演唱歌曲的时候很多幼儿采用了三拍子的律动来为歌曲伴奏。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走出我们的课堂后,还有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活动问题,营造合作氛围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要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音乐的想象空间。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结束部分是头儿表演唱,投放的道具是需要三名幼儿合作:1名幼儿扮小鸡,2名幼儿扮蛋壳,演唱时的难度增加了,需要幼儿之间协商配合好,这对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性有一定的作用,也满足了幼儿被接纳的心理。又如《我有一头小毛驴》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幼儿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幼儿在合作的氛围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创设合作机会,提高合作能力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的横向联系。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欣赏《迷路的小黄鸭》一课时,我抓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观看情景表演后,幼儿的兴趣更高了,我准备了很多道具,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分组进行表演,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从中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然后巧妙地将乐曲、创编表演、打击乐器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幼儿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
五、感受成功快乐,体验合作乐趣
幼儿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的成功、事情作成、增进友谊。着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竟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是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没有合作,音乐就不能产生和存在。教师充分利用音乐本身具有的合作特征,有意识地创造合作条件,培养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合作能力。
合唱教学,在于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合唱的经验。在歌唱活动中《大马告诉我》、《毕业歌》的领唱和齐唱,根据歌曲的内容,在对歌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我请歌唱能力较强的同学当声部长,带领大家分声部练唱,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使他们能够逐步过渡到和谐、整齐和较完美地合作演唱。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获得了合作快乐的情感体验。柯达伊说过:“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具有高度的合作性,能更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现在的幼儿园打击乐器整体演奏法除了通常强调的培养节奏感、音色感以外,还要尽力引导幼儿了解和把握所有声部合起来演奏时的整体音响形象,要求各声部在演奏时随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奏,在知你、知我、知他的基础上达到配合一致。
在自主配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配器环节中,着力改变以往教师预先设好的配器方案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尝试建立一种开放的配器模式,积极从多维的角度来引导幼儿合作、探索、发现。例如在《凤阳花鼓》的配器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组讨论为乐曲配器。然后由小朋友自己说出商量的方案,再通过“演奏―倾听―讨论”的方法选出好的配器方案,直到大家满意为主。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支持鼓励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提高合作能力。
当然,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有特殊性,幼儿要生活在一种充满合作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同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从活动中寻找交往合作的经验和规律。如在图书角、美工角、玩具角等活动中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地共同分享用具、玩具等,让幼儿感受到团队学习、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总之,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它与其他教学方式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进而健康地发展,才是我们育人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