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案例:陈雨晴,曾连续就读盐港中学初中部、高中部。该生自初中起接受“灵性音乐教育”实践,通过“寓戏于乐”的教育方式培养艺术兴趣,挖掘表演特长,经过四年的“灵性音乐教育”培养,从无专业特长成长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2019年9月以民乐表演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录取)。
3. 教师专业素养大为提升,研究成果丰富。
通过实践,教研员主持课题研究以来,连续获国家、省、市一等奖11个,待出版《教育戏剧融入音乐课堂案例集》等著作三部。研究团队中1/3的成员开展了省市区级相关课题研究,在国家、省市区级获奖、发表论文38篇。全区80%以上的学校获市级以上奖项。学生戏剧屡获国家级大奖,《特别的流动红旗》获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客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学习一等奖案例,《巾帼风采》获教育部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二)出现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定义模糊
音乐教学目标是音乐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音乐教学设计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在整个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学目标应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的结构层次,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围绕教学目标整体性设计和评价音乐教学。也就是说,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为什么而教”,而不仅仅是“知道”为什么而教。音乐教学目标结构简析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2017版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这一版的学科课程标准有两大亮点:一是明确地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标准一同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的用词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戏剧的综合特质正配合了“多元智能”的教育及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全人的教育。多元智能包括语言、逻辑、自然探索、肢体、空间、音乐、人际关系、内省等八大智慧,教育戏剧现在是世界上已知的能够训练多元智能的最好工具。
从教育戏剧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反馈表中可以看到,中小学音乐课融入教育戏剧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成为困扰着我们团队老师的问题。如果设定为教育戏剧的教学目标,是否脱离了音乐本体的教学?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开展戏剧教学?如何把握这节课音乐与戏剧的尺度?如果教育戏剧的元素太多,是否成为了一节戏剧课而不是音乐课?我们国内绝大多数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体系内,还没有单独的教育戏剧课,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巧妙地融合教育戏剧?
2. 学校音乐课每周课时有限
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目前我们深圳市中小学音乐课每周课时为1—2节(小学2节、中学1节),用来完成国家指定的音乐教材内容,课时刚好满足要求。研究课融入了教育戏剧后,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的思维开拓了,但是老师普遍反映音乐课上不完了。从课堂教学调查数据统计表和教育戏剧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反馈表中得出,课时的不足影响着教学的一定成效。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做到既能完成音乐课本体学科知识和能力,又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还能融合教育戏剧的“全人教育”理念?
3. 研究对象跟踪持续性不够
研究结果需要在一定研究期内对研究对象进行持续的观察、记录、调查与分析。在收集整理盐田区学生音乐课堂情况调研对比表时发现,我们研究团队成员是由来自全区16所不同中小学的18名音乐教师构成,有些教师这个学期教小学三年级,开展了班级研究课,但下学期教务处安排此教师依旧担任三年级教学,研究班却升到了四年级,这导致了研究班学生个体研究的中断。同时,18名研究团队教师中,小学教师占有17名,并且80%的研究执教教师被学校安排担任低年段课程的教学,担任高年段的研究团队教师并不多,这对于研究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
4. 音乐教师的教育戏剧专业知识面不够
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都是音乐方向的教师担任授课,学校课程内没有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所以出现了音乐教师不懂戏剧,戏剧教师不懂音乐教学的局面。虽然我们研究团队定期开展戏剧的系列理论、工作坊等培训,但是术有专攻,由于研究期限较短,音乐教师对戏剧学科本体的专业深度了解学习是不够的。
三、讨论与建议
1.根据课型设定教学目标
针对李克特式五点量表分析的1—6题的反馈,我们在前期三年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地应用与探索,依托立项2019年省课题《融入教育戏剧的中小学灵性音乐教育实践研究》,促进研究的深化。目前,我们将中小学音乐课开展教育戏剧的实践课分为融入教育戏剧的音乐课和戏剧教学表演课。前一种课型是我们之前研究主要使用的方式,以音乐课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融入教育戏剧的手段和手法,丰富音乐课堂的表现形式,促进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第二种课型应用于音乐课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定的要求更多的是在第一课时已经完成音乐课教学内容基础上,巩固和提升音乐课的知识,加入教育戏剧学科本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全人教育理念。
2.开展音乐课堂拓展性课程
教育戏剧拓展性音乐课程分为常规课教学、研究课教学、展示课教学。我们之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常规课的教学,于是产生了课时不足的矛盾,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研究课教学,如何巧妙地将教育戏剧课程的内容融入音乐课,既能完成音乐课堂的目标,又能落实教育戏剧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前面两种课的基础上,再推出展示课。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可举办一些区级对外的公开研讨活动,或组织研究团队参加一些省市的课例展示,以此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和认同。
三种不同的课型,由于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不同,因此上课的教学手法、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也不同。比如,常规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运用的是教育戏剧法的融合开展教学。拓展性研究课面向部分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倾向于教育戏剧的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般放在课后或者社团开展。展示课更多的是考验研究团队执教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综合素养,执教对象可能是本校学生、也可能是外校本区的学生,甚至是其他地区的学生。
3.研究团队提前部署,分组开展专项研究
前一阶段研究团队成员基本为本校科组长,这是出于研究工作推动和组织各校的开展更为便利。但是由于部分科组长年龄较大,创新意识较弱,一下子很难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思维;同时,科组长承担的教学任务较多较重,很多时候因为诸多客观原因,导致研究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