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音乐管理论文

关于“唱、奏、观、评”教研模式操作办法的说明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各位教师:

为提高音乐教研活动效率,提高音乐教师演奏演唱能力和观课评课能力,结合当前音乐教学改革形势和我县音乐教学现状,决定进行“唱、奏、观、评”教研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1.唱、奏――合唱与口风琴合奏。要求在每次教研活动中安排教师合唱练习和口风琴合奏练习。合唱要有指挥和钢琴伴奏伴奏应当采用标准伴奏谱,合唱曲目由各组自定。口风琴合奏由教研员负责曲目编排和指挥,并由各组长协助排练,要求人人带口风琴参加教研活动。此外,教研组长还可以组织教师利用口风琴进行趣味式练习,如趣味听音练习、即兴视奏(视唱)练习、教材作品主题接龙演奏、移调游戏等。进行合唱与合奏练习,旨在丰富教研活动内容,营造更具音乐性的教研氛围,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

2.观、评――课堂观察与评价。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为:(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要进行课堂观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准备阶段:指在进入正式的课堂观察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观察内容的确定,观察提纲的制定,观察方法的选择(定量或定性观察)观察人员的培训等。(2)观察阶段:指观察人员进入观察现场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提纲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3)分析阶段:指观察结束后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提高课堂观察的效率,要求组织者事先给参与者指定好观察视角,可以几个人为一个观察小组,由小组长搜集该视角的相关资料供组员提前预习。在分析阶段,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进分析讨论,再进行观察评价。为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要求听课教师在一次或几次观察评价活动后,写出课堂观察记录。

“唱、奏、观、评”教研模式是整合了音乐学习和教学分析的综合教研活动,请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实施,并请每位音乐教师认真参与。附件1所列的课堂观察记录模式,要求每位观察者边观察边填写,并于观察活动结束后上交。附件2所列的观察视角供组织者参考,也可另外确定其他视角进行观察。在进行分析评价时,尽量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必要时,用录像回放的手段来进行分析。

 


附1:课堂观察记录的格式: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课题:

被观察者:

观察者:

观察视角:

观察过程:

分析评价:

 

附2:课堂观察的视角和观察办法(供参考)

范奏――对教师的演奏过程(如钢琴演奏、打击乐器演奏、身体击打演奏等)进行关注,记录下每次演奏的时机、内容等,并进行分析评价。

范唱――对教师的演唱过程(如歌词演唱、旋律演唱、哼唱等)进行关注,并进行分析评价。

律动――对教师的律动过程(含舞蹈表演)进行关注,并进行分析评价。

指挥――对教师的指挥动作(含指挥手势或其他身体语言)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陈述――对教师关于音乐内容的语言陈述、板书呈现等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提问――对教师的教学提问和学生反应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教具――对教师的教具操作(含课件)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结构――对课的横向结构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是否恰当分配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和内容)。

频率――对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频率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

逻辑――对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逻辑关系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是否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纠错――对教师纠正学生学习错误的过程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是否及时发现错误,是否有智慧地纠正错误或降低难度)。

提高――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过程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提高的质和量如何)。

巩固――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巩固程度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巩固的质和量如何)。

机智――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的解决过程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气氛――对教学气氛的调控过程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音质――对音乐材料的质量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特色――对上课教师的教学独特之处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方法――对上课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目标――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情况进行关注,并进行评价。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