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音乐管理论文

人们对五线谱及其视唱训练的错误认识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且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交通、通讯、购物、游乐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或效益,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就连地地道道的老农都知道:改变传统劳作方式,运用现代科技种田、养殖,既增产增收、又省人省力。然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在当今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实践中,大力提倡的仍是使用“既难学又难识、既难视唱又难普及”的五线谱;我国的许多音乐工作者(包括很多教师、专家、学者)却认为:五线谱是“科学的”,应大力推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研究记谱法的人,一般都认为“五线谱是科学的”,我原来也这样认为,可经过我多年研究以后才知道:五线谱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是原始、笨拙、烦琐、不合理的,是落后于音乐实际需要几百年的记谱方法。了解线谱历史的人都知道,五线谱不是前人设计的,它是一种“自然演变”的产物。由于它是“自然演变”的,没有经过人们的统筹考虑与精心设计,自然,有许多原始的、繁琐的甚或一些不合理东西也延留了下来。就像一座自然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它的许多设施就不可能是科学合理的。五线谱突出的问题是音位记法缺乏规律性与合理性,如:高、中、低三种谱表中的同名音位置不统一,每种谱表中不同组的同名音没有相似的位置特征,谱表中没有相当于键盘乐器上循环重复的5个黑键音的音位,等。给人们的学习掌握和音乐实践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给音乐的普及、提高与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

那么,我国许多音乐工作者为什么会认为五线谱是科学的呢?
道理很简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其山中”。既然他们能成为音乐工作者,大凡在幼年时期,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五线谱的学习。这正是记忆力强、鉴别力差的时期,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不可能对五线谱的科学性产生任何怀疑。这样,经过多年(请注意:“多年”,起码是好几年)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实践,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五线谱的熟练使用者,不知不觉中,他们也成了五线谱的积极推崇者。

可想而知,在不知不觉就能学会并能熟练使用五线谱的人,会觉得五线谱难学难用、不科学吗?这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们却忽略了“经过‘多年’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实践”这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知道:难和易是以效率的低与高来衡量的。实际上,音乐中翻来复去使用的只有12个音级,相当于键盘乐器每个音组中的12个琴键,人们要记熟这12个琴键的结构顺序,有一天的时间足矣。可在五线谱中,这12个音却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记熟。相比之下,掌握五线谱的效率竟如此之低,还不证明五线谱是难学的吗?

我国音乐工作者对五线谱的认识,除了“身在其山中”这个原因外,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们往往是从“五线谱比简谱适合西洋器乐;五线谱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数多、时间久;五线谱在人类音乐史上有过重大贡献,”这些显而易见的现象来看待的。这是不准确的。想一想我们曾用过的很多方法技术和工具,如:珠算、活字印刷、冷兵器、牛马车、石磨、辘轳、手工纺织、手拉风箱、柴灶,油灯、等等,哪一种在历史上使用的人数不多、时间不久?哪一种没有为人类做过重大贡献?如果我们都认为它们是“科学的”,显然是不妥的。

“科学的”事物不仅与同类相比是优秀的,更重要的是该事物本身的结构或程序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必须简易、巧妙、合理,不存在问题或缺陷,才可称为“科学的”。而五线谱的音位记法明显缺乏合理性与规律性、明显存在着 很多问题和缺陷,怎么能说是“科学的”呢?

由于许多音乐工作者都是五线谱的使用者、而不是记谱法的鉴析者和研究者,他们不可能对五线谱形成的历史原因去作深入细致地了解,也不可能对怎样记谱才算科学去进行认真周密地研究,所以,他们的认识,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很难做到正确、客观。

不仅五线谱是不科学的,五线谱的视唱训练更是不科学的,它们在为人类铸造美好与辉煌的同时,也浪费了人们很多很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有多少新的知识需要我们了解,有多少新的精彩需要我们创造,有多少现代文明等待我们分享,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有必要为学一种记谱法去浪费好几年的生命吗?何况记谱法只是一种“工具”,演奏音乐才是真正目的。

由于受每帖字数的限制,关于五线谱及其视唱训练方法的不科学性,我将在下面的新帖中为大家介绍,这是前些年我在研究记谱改革方案时写的两篇文章:(1)不科学的五线谱;(2)不科学的视唱训练方法。但愿这两篇文章有助于人们对五线谱及其视唱训练方法的从新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教。                                                                                         孔鹏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