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阐述。那么,和谐学校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校长的办学追求是和谐的。一名优秀的校长应具有“科学发展观”和“全人教育观”。他能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头脑思考问题,抛弃急功近利,驱除患得患失,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当素质教育的规定如一道道“金牌”让人肃然起敬的时候,他不会奉若圣旨而轻视了课堂教学、忽略了教研考试;当应试教育的升学指标如一道道“紧箍咒”让人手心冒汗的时候,他不会趋之若鹜而因此取消了艺术体育、放弃了社会实践;当许多校长沉醉于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正对“生机比”津津乐道的时候,他已经将目光投向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把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放进了工作的议事日程,把“硬件硬、软件更硬”作为努力的目标;当许多校长为日常管理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甚至“军事化”,把人管得服服帖帖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已经站在了人文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的平台上,倡导个性发展,实践开放教育。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学校犹如一个大家庭,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教师之间在思想上互相帮助,业务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互相照顾,就像兄弟姐妹,人人被重视,人人有舞台,归属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和谐的。作为一所和谐学校的教师,要上能适应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下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人格健全,诚实可信,爱好读书,知识丰富,机灵而不失原则,敏感又不乏沉稳,激情与理想并存,睿智与幽默兼备,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应,乐观豁达,勤勉上进;学生进步时,他会自然地翘起大拇指,称赞之余不忘提醒一句“别骄傲”;学生犯错时,他会正确指出,并鼓励学生好好努力;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够时时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识得到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
再者,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和谐的。在和谐的校园里“做一个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人”是学生的努力方向;“学会锻炼、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不必埋头做题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和老师、同伴展开讨论,他们能经常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了解民风民情,感受本土文化……在这里,孩子的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童年时代的种种美好回忆将伴随他们度过幸福的一生。
以上所述,涉及到的学校内部的三个因素,也恰恰是一所和谐学校标志性的因素。除此以外,我心中的和谐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与兄弟学校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也是和谐的。他们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助,职责互补,同心合力,耕耘出一片适宜和谐学校生长的土壤。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杏园东路小学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杏园东路小学的多元化评价,使我们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校长的办学追求是和谐的。一名优秀的校长应具有“科学发展观”和“全人教育观”。他能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头脑思考问题,抛弃急功近利,驱除患得患失,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当素质教育的规定如一道道“金牌”让人肃然起敬的时候,他不会奉若圣旨而轻视了课堂教学、忽略了教研考试;当应试教育的升学指标如一道道“紧箍咒”让人手心冒汗的时候,他不会趋之若鹜而因此取消了艺术体育、放弃了社会实践;当许多校长沉醉于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正对“生机比”津津乐道的时候,他已经将目光投向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把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放进了工作的议事日程,把“硬件硬、软件更硬”作为努力的目标;当许多校长为日常管理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甚至“军事化”,把人管得服服帖帖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已经站在了人文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的平台上,倡导个性发展,实践开放教育。在他的努力经营下,学校犹如一个大家庭,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教师之间在思想上互相帮助,业务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互相照顾,就像兄弟姐妹,人人被重视,人人有舞台,归属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和谐的。作为一所和谐学校的教师,要上能适应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下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人格健全,诚实可信,爱好读书,知识丰富,机灵而不失原则,敏感又不乏沉稳,激情与理想并存,睿智与幽默兼备,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应,乐观豁达,勤勉上进;学生进步时,他会自然地翘起大拇指,称赞之余不忘提醒一句“别骄傲”;学生犯错时,他会正确指出,并鼓励学生好好努力;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够时时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识得到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
再者,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和谐的。在和谐的校园里“做一个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人”是学生的努力方向;“学会锻炼、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不必埋头做题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和老师、同伴展开讨论,他们能经常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了解民风民情,感受本土文化……在这里,孩子的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童年时代的种种美好回忆将伴随他们度过幸福的一生。
以上所述,涉及到的学校内部的三个因素,也恰恰是一所和谐学校标志性的因素。除此以外,我心中的和谐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与兄弟学校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也是和谐的。他们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助,职责互补,同心合力,耕耘出一片适宜和谐学校生长的土壤。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杏园东路小学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杏园东路小学的多元化评价,使我们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体育节”上一展矫健的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文化节”中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