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通过读书和外出学习深感课改以来音乐教学走过了一段非音乐本位的弯路,在实践中校正更显的尤为重要。
音乐本位原则,或称音乐性原则,是针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非音乐性现象和问题而提出的 。音乐本位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中应将音乐教育的本来(原来的、主要的、中心的、)位置或其职能位置。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所说的:“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音乐教育正是这后一种教育,它是以音乐本身的规律与特点来开展和实践的。因此,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诸教学原则的主导教学原则,是展示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面旗帜。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
(1) 明确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的目标,是提供学生感受、表现、创制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获取音乐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表现能力,奠定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坚实基础,并从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而不是单纯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音乐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
(2)明确和理解音乐主要教学过程应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认知-----逻辑的过程。
(3)正确的选择教学内容。
从实际教学上应尽快解决音乐教学的非音乐化非审美化的问题。如社会音乐教育中应把孩子带有强制性的早期职业性教育的中尽快解放出来,还孩子可贵的童真和童趣,还孩子们以自由享受音乐的权利。
(4)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是完成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音乐教学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但是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用教学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突出音乐性,不要搞花架子。更不可喧宾夺主。
音乐本位是我们回归音乐,体现音乐教育的方向的问题,把握音乐教育方向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让更多的学生在情感中体验,在主动参与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