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选修了“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学习”这门课,这天,教授让我们进行课堂陈述。我和一个美国同学做的是中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陈述。为做好这次课堂陈述,我们收集资料、图片,制作幻灯片和宣传单,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和深入讨论。我感到了在美国大学课堂上为数不多的得意。但我得意不久,就被一个美国音乐教师的陈述震动了。
陈述开始,他拿出了不下三十件乐器,大一点的有鼓,小的只有鸡蛋大小,我却叫不出名字的乐器。他叫大家任意选一件乐器。大家拿到手里,都在等他发指令。他说,大家想一想,小学生拿到这些乐器会怎么样?有人答道,玩。他说:“那你们就玩吧。”于是大家就敲打开了。过了一分钟,他又说:“你们想想,孩子们玩一玩之后又会怎么样?”有人答道,他们就会玩出花样,比如用自己的乐器去碰别人的,用棒槌去敲人家的鼓或在人家脑袋上敲,凡此种种。他说:“说得太对了,老师这时怎么办?制止,还是让他们玩?”于是,他的主题出来了:融乐器于课堂教学中。
他说,把乐器搬进教室,就是让孩子们去摸,去玩,去制造音乐。教师的一切努力都要朝着这个方向推进。首先,那么多乐器,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不可能都知道。但可能会有人知道一些,老师可以先问谁知道,然后让他们猜这些乐器应怎么表演,有没有故事可讲。之后,再鼓励他们一个一个玩,谁玩的有创意,有意境,就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玩。学生要是玩出格,如在人家身上敲打,老师要让他停下,但不能去“命令”,而是要找一个替代办法,让大家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接着,这位音乐老师问:“如果在这个时候,一个 突然被敲坏了,怎么办?谁演示一下?”音乐老师请课堂上一位女同学帮忙,拿出一个破鼓交到她手里,问:“如果你把它弄坏了,你会怎么办?”那女同学举起手说:“老师,坏了。”这时音乐老师走过去,问那位女同学:“怎么坏的?”她说:“我这样,这样,就坏了。”老师说:“好,你再给大家表演一下,是怎么坏的?”那个同学又把同样的动作做了一遍。老师接过破鼓,边敲边说:“这样敲就会坏的。好了,现在这鼓已经坏了,每个同学跟它说永别了,它再也不会陪你们玩,给你们带来乐趣了。”最后,老师把它收进袋子里。他强调,在这个时候,老师绝不能发火,老师要扮演榜样角色,要记住乐器就是让学生摸和玩的。如果这时老师发火,学生就会害怕去摸,去玩。但是老师可以通过乐器损坏的过程让学生知道这样做不行。当学生跟乐器永别时,他们会感到真正的悲哀,会切身感受到爱惜乐器就是给自己带来乐趣。损坏了,乐趣就走了。
在他陈述之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学生弄坏了东西需要赔偿,对贵重乐器,往往只能看,不能摸,玩也是严格限制的,美国学生损坏东西不用赔偿吗?”他说,在这里不会有赔偿问题,当然也有贵重乐器受损问题,但首要的不是考虑贵重不贵重,而是鼓励学生玩和摸,在创造过程情境下加以注意就行。如果真的坏了,再想办法。总之,出发点不是限制学生。
这门课的教授玛塞・布尔玛斯特也提了一个问题:“怎样将数学、英语融入音乐课?”这位音乐老师拿出数十个装着沙粒的彩蛋乐器,一边发给大家,一边晃动手里的乐器,现场教起数数、分类等数学知识来。至于英语,他用音乐伴奏阅读,在音乐声中让学生现场 故事。
这次的课堂陈述给我的启发很多,相对于我们的教育理念,美国老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确有独到之处。
一是重视体验和参与。其实,一个课堂陈述大可不必又是小拖车,又是背袋地搬运来三十多件乐器,但美国人就是这样,他要我们也像学生一样对着乐器一阵狂敲,大大地玩一回,找回童心,感受童心,这样才能理解童心,融童心于教学中。这招奇灵。我们在教室里敲得可开心啦,真正玩了起来。这又让我想起我在美国参加的一个教育会议。在会议的一个课堂教学设计展示中,无论四五十岁,还是二三十岁的美国教师,说趴在地上就趴在地上,说扮演孩子就扮演孩子,认真地做,那一刻大家真的就是儿童。
二是在玩中学习。我们现在提倡做中学多了,玩中学大家也认可,但真正用到教学中的不多。因为学生一玩,我们教学的“小目标”就完不成,而这种让孩子纵情地玩乐器的做法,指向的却是“艺术家”这个大目标。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怕学生玩,怕学生在课上学不到东西,怕每节课的目标完不成,知识点不能落实,课后作业学生做不好,就显得有些太短视了。
三是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美国人的教育中没有“赔偿”问题,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动手。而当公物真的损坏了,他们用“永别”的形式唤起孩子的良知和同情,让孩子真的感受到爱惜与乐趣同在。不爱惜乐器,乐趣也走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道德教育吗?
《中国教育报》2008年8月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