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腰蜜系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版主
与很多家长谈起孩子,总是会说孩子小时是怎么怎么样,把孩子小时候的音乐感受记录下来,不外乎:听到音乐停止哭闹;听到音乐手舞足蹈,小屁屁扭扭;看戏回来,模仿做戏,“咿呀”学唱还加动作并找“道具”。家长的话中一个个年幼的孩子对音乐、戏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看看农村中的“草台班子”演出时,底下花甲老人一群群,毛头小囡充斥其中,带来些许年少,越小的孩子越专注,真正是“老少咸宜”。作为过来人,我也深深记得用毛巾作袖,手帕当盖头的“戏曲模仿秀”。想来很多同龄人也应该有过类似经历。那时,几乎每个村都要在年关前后做上几天戏,以壮大村名声威,提高老农们文化生活质量。虽说现在戏做得少了,可只要有戏看,幼小的孩子们看戏归来也总是兴高采烈地急着表演的。(其实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电视中的文艺节目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的“秀舞台”呢 )想来,孩子眼里最好的“秀”应该是有声音的、会动的:声音要洪亮,要节奏明快;动作要夸张,要收放自如。于是,跟每个去过少林寺武功表演的地方都会有孩子从此立下学武之志一样,每年演戏的村子也会有孩子加入到戏曲爱好者之列。
孩提时代对戏曲的喜好并不能维持很久。其他新鲜的音乐形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但总有那么些个人坚持着他们的爱好:不能在学校哼哼,就在家放歌;不能在同学们面前表演,就奉献给自己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找不到志同道合者,那就自娱自乐。。。。。如果家人喜爱听,喜欢看,他会在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乐感,深深体会到戏曲的意境美、戏曲的程序魅力。如果家人还喜欢唱,那他的学唱将更自觉更主动更积极,并能及时感受到戏曲带给他的成就感和快乐的心情。而此时,他不仅对先入为主的戏曲倍加珍爱,同时也能对其他戏曲爱屋及乌,能主动去辨别声腔、派别、剧种,去领会不同风格流派的个性美:如黄梅的甜美、越剧的委婉、豫剧的爽朗、京剧的大气``````一切都有无师自通之能,对其他姊妹艺术又何尝不是?服装、道具、布景、化妆、语言、剧本、舞蹈、武术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涉猎到――不是有心栽花却也芳香四溢。我的父母极爱戏。母亲只看戏、听戏、评戏,父亲则能唱,在小的时候,经常唱,一为取悦母亲,二为放松心情,三为诱哄我们。在二老的“熏陶”下,大姐喜欢听和看,跟母亲一般,二姐则能唱能做了,而五音不全的我也因喜欢唱而成了音乐工作者。想必家庭的戏曲氛围造就了很多和我们姐妹一样的戏曲爱好者,甚至从家庭出台而成职业――很多戏曲世家就是如此形成的罢?此致敬礼!自是,即使唱戏不成为谋生手段,也成了怡养性情、自我放松、团聚节目必不可少的内容了。相信在某剧种的发源地,这样的家庭有很多罢?真羡煞人也。 从中得到两点:一、大众文化基础如何,确定孩子长大成人以后艺术价值取向如何;二、家庭艺术氛围如何,影响孩子最终艺术品位如何。
如今的中学生,几乎很少接触大众文化氛围,也极少有家庭营造着艺术氛围,那么,我们该如何对他们实施音乐教育?更确切地说是音乐欣赏该从何入手?
您还记得您的初中音乐课吗?我记得,我的初中是有音乐课的,音乐老师总共换了三个。第一个是女的,叫杨蕾(被学生记得名字应该是件好事吧?),给我们上美声唱法,结果是被我们的同学气得上不下课,好像还哭了,(大概因为毕业不久没有类似经历,总以为我们重点初中的学生应该是知书达礼、尊师重教,毕竟是当时各个小学佼佼者的组合啊);后来就换了个男老师,姓汪,传说跟杨老师是夫妻,至少是对象,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二人的关系究竟如何,只知道汪老师夸奖我京剧唱得不错,其实当时肯定也是五音不全,跑调胡串,可经他这么一说,顿时,我对音乐的感觉就更好了;最后一位女老师是小学借调过来的,姓王,她的外甥女就是我班同学,不知道是是因为王老师年纪大了点呢还是因为她的外甥女很泼辣,反正,就她的课我们比较安静,也正因为如此,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节奏,什么是简谱…...但,虽然三个老师我有印象,但他们所教的歌曲、所听的乐曲我却一点都不记得。初中时候歌曲我记得的有很多,那都是读书写字课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让我们学唱的《我想有个家》、《水手》、《愁啊愁》,当时的歌星吧:周冰倩、郑智化、迟志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唱他们的歌,再加就是电视连续剧的了《万水千山总是情》、《人在旅途》、《再向虎山行》等等等等,几乎每片都会唱,我们寄宿生都会唱。。。。。。其实我明明白白记得,前面两位老师用电子琴给我上课,教了很多的歌。
反之,现在想都不用想,随口就开唱的是小学老师教的《小燕子》、《卖报歌》、《小鸭子》、《粉刷匠》等等,记忆最深的是《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荡起双桨》、《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如果说小学的音乐课还能说成是唱歌课,那么初中的音乐课该说成是什么课呢?――老师和学生相互折磨、一起受难的课吗?
一个老师最欣慰的该是他的学生能记住他所教的内容和方法并正确运用到以后的相关地方;一个老师最悲哀的可能在于他所教授的内容不被接受并被遗忘精光罢。我初中的三个音乐老师,俩应该是感到悲哀的吧?并不是我不想学,而是同学们不配合上课――有如我的教育初始阶段;犹如现在乡村初中的几个年段――可怜的老师满腔热情付东水,还就一片忧愁心。
我不是坏孩子,对音乐也极有兴趣,老师也是年轻有为――刚毕业的新老师哪个不是踌躇满志、热情高涨、很愿意鞠躬尽瘁呢?可为什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使我的初中音乐课如此失败呢?然后想想自己就很害怕,我会不会也成为悲哀者呢。。。。。。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快快睡,小宝贝,窗外天已黑。。。。。。”、“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啊。。。。。。”这些摇篮曲在我高中时就都会唱了,到了大学再学一首“宝贝,你爸爸正在过着动荡的生活。。。。。。”,再加如“风不吹,树不摇,鸟儿也不叫。。。。。。”等之类的摇篮曲,照理说我的宝宝可享受中外众多的摇篮曲了,而事实上,我一直沿用我母亲的“哦诶。。。。。。”在此基础上稍做修改“哦诶,哦诶,宁宁乖诶,瞌瞌类呀。”我听了众多的本地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所唱所哼的,几乎都是“哦诶”的各种变奏,万变不离其宗,似乎,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的儿女,都听同样的“催眠曲”入睡;似乎,在最初的音乐形象中,本土的传承才是文化的根源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