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边蓉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表妹的书架上发现了它――《东大男孩王欣华》。其实一直以来都很想找一本关于如何教育小孩的书,让自己从心理和方法上去了解孩子,接近孩子,从而将其融入到自己平日的教学中。所以在翻看了两页之后,我知道:就是它了!
《东大男孩王欣华》其实并不算是一本完全教育理论的书籍,因为它只是描写王欣华成长过程的采访实录。但从王欣华母亲张玄清与父亲王尔智讲述对小华从小的教育过程来看,就实在是一本超记实的教育书籍了。一对夫妇加起来才上过九年学,但却培养出一个从北大直接考入亚洲最富名胜的大学――东京大学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并领取全额奖学金的天才少年。这其中包含了这对夫妇怎样的一种教育方法与理念呢?其中,小华母亲的“批评的艺术”让我很有感触。
“批评小孩的要决――关切。”“关切”这个词可能比较多的运用在父母对孩子的爱上,但在我看来,它同样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上,而且一定得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中。文中有写“他们在犯了错误最怕的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家长的责骂吧。如果我们关切的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知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呢?我们不用严厉的表情来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我们用关切的表情去追究他这样做的根源所在,帮助他纠正自己的错误,孩子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未明世事的孩子,所以在我们批评学生之前应该先摆好自己的态度――关切。让孩子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能够感觉出你对他的关切,这种关切是从心而发的,是真诚无暇的。
在我的二胡队中有位学生平日里总是错误百出,不是将二胡随处乱放,就是自己在地板上爬来爬去,训练起来还经常开小差。起初,我会在他单独演奏说“恩,拉的很好,如果能再努力点就更好了。”当然,这样的语言的确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不容易保持好的习惯,有时的行为竟让我心痛。这心痛之余也就免不了一些“强行”教育或严重“警告”,每到这时,看到他那呼傻呼傻的眸子里盛着委屈的泪水,平日多话的嘴也十问九不答。本想,从此他应该是讨厌死我这凶巴巴的老师的,但事实相反,他与我更亲近了,犯错的比重也在一天天减少,而且还时常留到最后帮我收拾训练场地。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感觉出你在批评中所传达的关切,这种关切会触动他们的心,使他们的心灵之窗慢慢为你打开。当你住进了他们的心灵,所有的批评也就变成他们所期盼的关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