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高中音乐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 张丽婷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1-03-16

  二、高中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实践策略

  ( 一) 积极教授合唱的技巧和合唱方法

  高中教师要在音乐课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和合唱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能够更为积极参加合唱训练,从而能够通过音乐实践不断强化自身的合唱能力和技巧。高中音乐进行合唱训练不能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学生审美疲劳,高中合唱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利用高效的方法指点学生声乐技能。合唱不能等同于齐唱,合唱包含了和声和音色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合唱时学生需要实现各个声部的和谐统一,在合唱过程中还要保持稳定的气息,能够完美完成真假声转换。教师可以要重视进行发生训练,使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和声演唱技巧,能够更加完美的演绎高音和低音。教师还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音色特点,同时根据合唱的具体情况,在演唱时要合理安排声部,每个声部都是由不同的学生负责,因此训练的时候要提升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对节奏有准确的把握,能够标准演唱每个旋律,之后才可以开展合唱练习。

  训练时学生必须保证自己声部的质量,同时完成好和声部分,合唱时要认真倾听,避免发生抢拍或是对演唱队伍中的其他人造成干扰。合唱训练的时候要保证音色同意,能够使每个声部都有和谐的发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演唱其他声部,掌握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指挥是合唱的灵魂,教师需要保证学生能够看懂指挥手势,依照指挥节奏进行表演,准确掌握合唱的节奏、音准和旋律。

  ( 二) 欣赏合唱作品,提升合有效性

  组织学生共同欣赏优质的合唱作品,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模仿和学习,在欣赏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验,营造积极的合唱心理。教师需要找到音乐作品和学生情感的契合点,利用有效方式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对学生的音乐心理进行调试,营造积极的合唱学习氛围。

  教师首先需要对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进行深入挖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作品特点,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对作品的情感有准确的把握。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适当进行引导,欣赏时教师还需要对合唱只是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能够完成知识储备,并且可以将知识和实际合唱运用联系起来。

  ( 三) 利用个性化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和高中合唱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升合唱基础训练的重视度,能够利用灵活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进入合唱状态中。最初可以营造较为轻松和愉悦的训练氛围,让学生在活泼和轻松的状态下参与合唱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持续把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会站成几排,可以让后排的学生给前排按摩,然后互换位置,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配合。同时教师还要进行体态和律动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对音乐节奏有更好地掌握,从而能够对音乐产生认同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状态,更为饱满的情绪完成合唱

  ( 四) 科学、合理的设计合唱训练,让学生掌握合唱技能科学、合理的设计合唱训练是提高学生合唱能力关键的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合唱训练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个性化的问题利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改善,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合唱训练。最为重要的是开展识谱训练,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差异化较大,因此教师需要因人施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要注意节奏和音准等关键的问题。课堂中要反复开展音准训练,要针对音准和声音准,在每次课堂和联系中开展集体演唱。如果某个作品中有些片段的音准把握极为困难,教师可以采用音阶和琶音等特殊的练习方式,从能使学生能够逐步提升音准把握能力。还要注意强化内在听觉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牢固的掌握有声部的旋律,从而能够感受到旋律的情感色彩和走向。

  ( 五) 将审美体验和情感传递贯彻于合唱训练中

  音乐课程中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贯彻音乐审美体验,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能够使知识和情感实现统一和协调,确保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同步发展。教师需要对歌曲的情感因素进行深入挖掘,能够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够将歌曲演化为精彩的画面,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充分进行思考,搭建音乐知识架构,将已学知识进行升华和创新,从而能够对音乐由更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