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
您还未登陆,点击这里进行登陆操作;注册请点击这里

标题: 音乐欣赏教学 的整体性思维及其教学实践
查看权限: 需要 [普通会员] 级别以上才能查看。
发布时间: 2019-04-26 09:58:48
信息简介:   一、音乐教学的整体性思维  当今的音乐教学,将学生视为课程的根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需求、态度和兴趣的发展。随着这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导致新的课程标准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转换;片面的课程观向多种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独立的教学领域与其他学科领域融合⋯⋯但是无论如何转变,在实现学生自身音乐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都应该以整体的观念来对待其发展。  (一)音乐本身具有整体性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整体性,指的是事物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音乐作为一种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门类,主要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而产生的。而这些“有组织的乐音”则需要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一系列音乐要素共同协调、配合而成。如音乐家要想让作品中的某个片段变得更加激动和高涨,仅通过节奏的改变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需集几种以上的音乐要素为一体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准确表达。  此外,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并不像视觉艺术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构思,陆续呈示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乃至最后一个音符播放完毕之后,才为听者展现出作品完整的整体形象以及运动过程中所表达的情感。这正如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所指出的“一个通体相关的有组织的整体,它不是部分之和。”①所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仅聆听第一乐章或第四乐章,不足以感受到该作品浑然一体的雄伟气魄和激昂的宏大场面,必须将四个乐章完整聆听,才可以领略其作品的精髓所在,准确地感悟贝多芬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而这种令人倍感愉悦的过程,往往是通过音乐的整体性获得的。  (二)音乐与其他文化具有整体性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虽然与其他艺术文化在媒介材料、表现对象和结构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但就其范畴而言,却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人的感觉器官在接收音乐所传递的信息时,大脑所呈现的表达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人通过想象或联想会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展现;有些人会产生色彩、图片的影像;还有些人会结合文字等一些手法来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所以,罗舍尔在多元审美教育理念中指出,任何一个“将各类艺术学科严格分开,或将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与舞蹈教育等严格分开的做法,从根本上看都是与人类本性和世界文化本质不相协调的”②。  正如音乐与文学的发展历程一样:诗、舞、乐作为史前艺术轨迹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