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美的教育,也是我们音乐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所必要的前提条件。有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能让学生更快捷的掌握学习音乐的快乐。那么怎样来培养呢?我认为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一、音乐学习习惯培养的基础:课堂学习常规的管理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过高的期望值和不顾实际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要求不要太高。让他们小手放放好,嘴巴闭闭牢,双腿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仔细。以一种儿歌的形式来让小朋友们读一读,并配上动作。有的时候也可以把儿歌谱 上旋律,或是学唱一些课堂常规的歌曲,如《我们从小讲礼貌》等歌曲的学习,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应怎样做才是一位好学生。而且这些孩子们不是一节就能够都做到的。在学生上学第一个月里专门抓这些课堂常规。不过这时还要用些小组比赛和表扬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孩子们。比如那一组表现好能做到教师的要求 就奖给这一组一朵小红花。由于是音乐课,就要有音乐特色的奖励标志,用高音谱号来代替。(不同时期用不同的音乐记号)这样不仅能让小朋友们在课堂纪律方面慢慢的好起来,也是让小朋友们在无形之中认识这些音乐符号。还有口头表扬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如:“那一组小朋友坐的最好呀”、“这位小朋友表现真好”等用于口头表扬效果很好,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这种好习惯。这是音乐课堂中最为基本的好习惯。
二、音乐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课堂学习好习惯
1、听的习惯
小学时期,特别又是音乐课。在听的习惯上比其它学科要求要高的多了。其一就是认真听,听懂老师说的话,做到不要让其它的事物所影响,在最短的时间内听懂所说的内容。这是其它学科所共同要求的最基本习惯。其二就是要求小朋友们认真分别不同的高低音,并且会模唱,跟老师的高音做比较,是不是所唱的是相同,音唱准 了吗?这就要求有难度了。不仅仅是听课而是学会欣赏和辨别。有的时候为了检验小朋友们听懂了多少,口头留作业让小朋友们回去复述,让家长配合记录。这能了解学生听课的能力有多少和记忆力来相结合的。有时唱了一句,抽一位学生跟唱一遍。以这样抽查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听唱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对于音乐课来说是非常 重要的。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这方面习惯的训练。它会影响到学习音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2、看谱的习惯
看谱这个习惯是与听的习惯是结合在一起的。看谱的习惯是音乐习惯中不可少的一种基本习惯。要学会看谱其实就是学会边听边看歌谱,达到老师唱到那里学生的眼睛盯到那里的这种层度。在训练这个习惯时最初我让学生看黑板,随着我的教鞭指着唱。接着就让学生看书跟唱。最后让学生听听老师唱到那个音了,并很随意性的让 一位学生说。这样学生的看谱习惯形成自然。
3、发音的习惯
良好的发音习惯是唱的基础,这个习惯训练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不是在学校就能形成的。它是跟父母从小学习说话而形成的。所以不但在学校里告知学生平时注意自己的自然发音习惯,还要告知学生家长在家里注意这种自然的发音习惯。让学生家长意识到说话时也要注意发音的自然对于学生歌唱的方法有帮助。不仅如此对于学生 的声带也有好处。就好象我们南方人的发音习惯和北方人不同,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不同造成不同的语言习惯。所以北方人学声乐比南方人要容易多。所以说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习惯。不管在家里或是学校里,为学生创造好的自然发音环境,就事倍功倍了。还有和其它老师也配合。这样效果就更近一层了。
4、思维习惯
(1)寻求 事物的根本。学习音乐知识时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唱名的认识,我们浙江学的是简谱版,就和数学的阿拉伯字联系起来认。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中同样形状的事物结合起来认识这几个唱名(1、2、3、4、5、6、7)。还有高段音乐知识3/4、3/8拍号的认识都是要做到弄清楚其中的道理,“知其所以然”。不 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似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即使你所提问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现在的知识范围,但重要的是你要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养成思考的习惯,也才有利于知识的运用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