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单一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让音乐欣赏变成“催眠曲”,使学生的激情渐渐退去,于是音乐老师们想出了新创意,给音乐欣赏教学注入新的元素,使学生们体会到多元化的音乐欣赏方式。本文拟结合小学音乐欣
赏教学实例,深入彻底地分析如何实施多元化教学的策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音乐课程教学要求老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欣赏性教学。欣赏教学不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因为静静地欣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失去了和老师互动交流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音乐欣赏教学要注意动静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中得到更加深入的认知。因此,老师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一、加入故事的元素,激发学生倾听的乐趣
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老师怎样有效激发学生的倾听乐趣显得至关重要。老师要根据小学生在倾听方面的实际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入欣赏歌曲背后的故事激发小学生倾听的乐趣。利用小故事让学生学会倾听歌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感悟。
比如,在学习《窗花舞》的时候,讲课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入和歌曲有关的故事,充分调动学生在倾听方面的乐趣。老师可以尝试说: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叫喜儿,聪明活泼,能够剪出很多漂亮的窗花。在过年的时候,她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剪窗花⋯⋯你们想不想听一下这个女孩在剪窗花时唱的歌曲呀?你们想不想知道后面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导入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倾听音乐,在倾听结束后老师通过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更加投入地进行音乐的赏析,实现了由“听”到“赏”的转变,不断深入,促进了欣赏教学的进行。
二、构建图片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欣赏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图像为基础。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进行情境画面的想象,在“赏”的过程中体会歌曲包含的情感,从而理解相关歌曲。比如,在学习音乐《天鹅》时,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进行情境模拟,引发学生的欣赏趣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为了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在出示有关图片的时候,可以先通过谜语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活跃课堂氛围。然后让学生认识天鹅,进行情境学习。图片的内容可以是多个角度的天鹅外形,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天鹅,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的欣赏。在进行第一次播放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相关的画面。再次进行播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判断运用的乐器,这些乐器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应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欣赏能力,以便学生在音乐方面有更深的体会。
三、使用问题引导,完成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过去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主要是对歌曲的创作环境和歌曲创立的情境等方面进行赏析,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音乐欣赏只会让学生感到烦闷,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老师可以使用一些问题指导学生,有效地完成师生间的交流。
比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音乐《水乡儿歌多》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带着任务欣赏歌曲,从而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所要阐述的思想和情感,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达。这种有目的性地欣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音乐欣赏的方式趋于多元化。
四、构建感受平台,提升欣赏教学的质量
因为单纯欣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比较好动,要善于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构建学习感受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去,加强学生对于歌曲的认识和感悟,从而提升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音乐《三只小猪》时,老师可以构建感受平台,让学生投入,获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利用三只小猪的故事,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歌曲中的角色,加强学生的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