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饕餮”盛宴——《哈里罗》教学反思

作者:江苏省如皋高等师范附属小学 崔慧丽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12-08

  摘要:《哈里罗》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教唱歌曲, 体现了拉丁美洲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教学中,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以模唱唱法培养为载体, 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 可以让学生享受到精神世界的“饕餮”盛宴。

  关键词:《哈里罗》; 模唱唱法; 音乐体验;

  引言

  《哈里罗》是一首特立尼达与多巴哥民歌, 4/4拍, 大调式。歌曲一直以“哈里罗”这一节奏贯穿始终, 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 让歌曲独具特色, 拉丁美洲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学唱《哈里罗》;自制简单的乐器, 参与音乐的演奏。

  根据教学内容,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唱歌曲《哈里罗》, 体验特立尼达与多巴哥人民乐观而欢快的情绪, 进而逐步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初步掌握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正确唱法, 并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能用do、re、mi、fa、so进行简单的模唱。在参与反复聆听、声势律动的过程中, 体验歌曲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在律动和活动中学习切分节奏。

  在本课的教学课堂中, 我紧扣本课的四个板块, 一一实施:

  一、歌曲律动, 体验节奏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身体是最美的乐器”, 要让学生身体中的音乐精灵跳跃起来, 不需要多的言语煽情、不需要太多的情境营造, 化繁为简, 只要音乐, 当学生尽情地随着音乐节奏摆动自己身体的时候, 其学习兴趣已然在潜移默化中恣意生长。这就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在本课的一开始, 我就由歌曲《哈里罗》展开课堂,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在歌曲中加了什么动作?律动过程中, 一遍遍地反复聆听歌曲, 每一遍都提出关注内容, 如:我们在歌曲的哪一句加的动作?看!老师的动作有变化咯;由浅入深, 通过走队列的形式, 让学生主动发现强弱规律, 持续体验歌曲。

  形象直观的律动让歌曲更具趣味性,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通过丰富的声势变化, 强化学生对歌曲典型节奏的感知力。动, 在音乐中动, 动而不乱;静, 静心聆听音乐, 静而不僵, 动静相宜, 既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歌曲旋律, 又体验了歌曲情绪, 何乐而不为?

  二、歌曲学习, 表达情绪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 让学生在律动体验、节奏模仿的过程中,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感受歌曲”[1]。有了之前的律动做基础, 至此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经了然于心, 但要唱准、唱好、唱美, 仍然需要我们循循善诱、关注细节。在第二板块, 我首先让学生静心聆听歌曲, 关注歌词变化, 跟着节奏“读一读”;接着, 引出“哈里罗”, 通过之前对歌曲的感受“猜一猜”:哈里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逐步理解歌曲, 再次感受音乐;切分音节奏是这首歌曲中频繁出现的节奏, 该节奏独有的动感与韵律感让歌曲更具异国风情, 因此, 能让学生唱准、唱好、唱出切分音的节奏特点, 无疑就成了歌曲的点睛之笔。我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接龙等音乐实践活动, 从“有形”到“无形”, 循序渐进, 紧扣音乐要素, 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切分节奏特点, 并初步尝试着让学生表达好切分节奏。整个教唱过程中, 我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通过师生接龙、感受旋律线等教学手段巧妙地解决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音准、节奏问题;最后, 在感受、理解歌曲的基础上, 完整演唱、表现歌曲。

  三、歌曲演绎, 拓宽视野

  在这一板块, 我从三个维度出发, 挖掘歌曲, 丰富歌曲内涵, 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经验。

  1. 歌曲速度变化处理

  将歌曲速度变慢, 学生体验优美深情的歌曲, 感受歌曲因速度的变化所带来的丰富效果。

  2. 歌曲风格变化欣赏

  (1) 聆听动感摇滚《哈里罗》, 说说摇滚版的歌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 随着音乐动起来。

  3. 歌曲伴奏处理

  (1) 欣赏《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的“鼓”》, 说说这种鼓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2) 出示学生自制的打击乐。 (无序敲击)

  (3) 教师展示自制的“鼓”。

  (4) 观察教师是怎样给歌曲伴奏的?学生用打击乐尝试表现4个哈里罗的部分, 并能较好地变化力度。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