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没有识谱视唱的要求,但并不等于我们在这个阶段可以完全放弃识谱视唱教学,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着对音乐艺术的渴望,他们很爱唱歌,但又缺乏方法,常常满腔热情地放声喊唱。为了不浇灭他们的热情,我们可以让他们有声有色地模唱、跟唱,建立音高概念。有的可能的话还是可以适当的进行识谱教学,(只限于歌曲中的简单歌谱。)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识谱视唱教学的关键时期,但内容不能过难,并通过有趣的游戏,如“找朋友”等让学生认识“do、re、mi”并学唱“do、re、mi”,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在快乐中认识七个音高和唱名的关系等。 另外我们的识谱教学不能学了就丢,特别是到了初中,我们更不能为了应试丢掉音乐课或者把音乐课当作完全“放松”的调节课,导致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视唱能力只停留在小学的程度上;甚至到了高中的欣赏课,也应该适当地把音乐基础知识――识谱视唱融入到教学中,避免学生考入普通高等院校后,还是“音盲”和“谱盲”;在大学的音乐公共课里,把识谱视唱教学有机而适当地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学习、巩固和提高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分析等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素质教育的目的市,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实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必备工具――识谱视唱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让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在音乐这片蓝天中自由自在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