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幼儿园的二楼平台是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场所,在靠近栏杆的一侧有个下水管口,黑黑的管子,黑洞洞的洞口,非常不起眼。在平时的活动中,谁也不会去注意这个小小的圆洞,可是今天,我看见旁边有一个旁观者,站在下水管道一边,久久没有离开。
实录:
桐乐聚精会神地趴在栏杆一侧的地上,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好象在研究着什么。
“桐乐,别趴在地上,快过来和小朋友一起走独木桥。”我的一声叫喊,打断了神情专注的桐乐。
见桐乐没有起身,我又催促了一声:“地上很脏的,快过来。”听到我的叫喊声,桐乐很不情愿地走向了独木桥。
过了一会儿,当我把视线又落到桐乐身上时,我惊奇地发现,桐乐又像刚才一样,趴在了原来的地方。
到底什么东西吸引着桐乐呢?我悄悄地走到他的旁边想探个究竟。
半蹲着身体的桐乐跪在地上,两只小手撑在下巴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地上的小圆洞眨都不眨一下,连我站在他旁边也没察觉到。
“桐乐,你到底在看什么呀?”我轻声问道。
桐乐抬起头看着我,指了指地上的小圆洞,一脸惊喜地对我说:“杨老师,你快来看,这儿有一个洞洞,里面有蜘蛛,它正在吐丝结网呢”
话还没说玩,桐乐就一把拽着我,让我和他一起观察。我蹲下身朝洞里面一看,果真有一只蜘蛛正慢条斯理地爬在网上。
“哇,蜘蛛的网好特别!”我感叹道。
桐乐笑嘻嘻地说:“是呀,我觉得它像奶奶的压发帽。”
“你真聪明”我向他翘起大拇指。
“奶奶的帽子是黑色的,蜘蛛网是没有颜色的。”桐乐又加了一句。
他又对我说:“杨老师,我看见蜘蛛是从屁股后面吐丝的。”
忽然,天空中有点零星小雨。有一滴正好打在蛛蛛网上,蛛蛛马上停止了动作:“老师,能给我一张纸吗?”
“你要纸干吗?”我疑惑地问道。
桐乐歪着头对我说:“我要把这张纸盖在洞洞上,这样下雨的时候,蜘蛛就不会淋湿了。”
我不由得欣赏桐乐敏锐的观察力和他那颗小小的怜爱之心,微笑着对他说:“好的,没问题。”
反思:
一个不起眼的下水管口,在我们大人看来是那么地平淡无奇,在桐乐的眼里却有着无穷探究的乐趣。
户外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桐乐却放弃了最喜欢的活动,可见孩子对这件事物的敏感性、好奇心。我发现:孩子自有喜欢的东西,用成人的角度去思考,难以洞察其中的秘密。
在我们平时看来很不起眼的东西,在孩子的眼里却有了神秘。桐乐不仅有着探究的兴趣,他对周围的事物也能关注,他能注意下水管道中的小生灵,由此联想到其他相似的物品,可见这孩子的想象力异常丰富。从“雨滴”想到为蛛蛛挡风避雨,可见该孩子的爱心。
在案例中,我起先是打断了桐乐的探究乐趣,没有去真正地了解孩子为什么趴在地上的原因,只是从表面上去判断孩子的行为,在真正地了解到情况后老师能支持孩子的探究行为并让孩子把探究的秘密与同伴分享,为孩子探究的结果而喝彩,从行为上作到了真正的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