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徐欣老师执教的合唱教学课《田野在召唤》不仅感动了评委,感动了听课老师,更感动了学生。这节音乐合唱教学课之所以能成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教学特点,值得参考与借鉴:
一、教材选用得当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特别是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结伴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它让学唱歌曲的学生产生向往春天、奔向大自然的迫切心理需求。加之该合唱曲的第二声部配以简单易学的恒拍节奏音型及“啦”音的伴唱,激发了学唱者表现边走边唱的昂扬激情。所以该教材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并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表现欲望,也再次验证了“选材是教学成功的一半”的深刻道理。
传统的合唱教学方法习惯按定式思维教学:教会第一声部,再解决第二声部。但这节课的合唱教法采用逆向思维:预先教会第二声部的伴唱曲,再学第一声部的旋律主题。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第二声部设计成歌唱的发声训练,把发声练习和歌唱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提前解决了第二声部歌唱的教学难点,又利用第二声部的“啦”音进行了本课的发声基本练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次辨听出二声部合唱曲时,便巧妙地将第一声部当成是“乘热气球的第一小分队”,第二声部是“地面行走的第二小分队”。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了第一小分队流畅飘逸的主题旋律,又体验了第二小分队坚定、均衡带有进行曲节奏的特点,充分发挥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以音乐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
该课紧紧围绕“感受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这一教学理念。第一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从师生课前伴随音乐律动进教室就激发起学生表现音乐的热情;再进入教师课前谈话导入歌曲主题、初听范唱、复听范唱等流程则更是紧紧扣住音乐的旋律,让学生感知两个声部的形象和不同特点。以上的教学方式体现了音乐导入快、学生感受音乐早的教学特点。第二个教学环节“歌唱素质练习”,教师采用了三个步骤:运用跳音做脚步声,由远及近带有力度变化的演唱;用数数法对旋律进行分句训练,强调发音及气息的运用;用富有弹性的轻声唱法表现音乐内涵,体现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走进自主参与表现音乐的状态。第三个教学环节“歌曲学习与探究”,教师采用了“聆听作品范唱”、“学唱第二声部后半段旋律”、“学唱第二声部歌词及旋律”、“第―声部歌唱教学”、“两个声部合唱教学”等教学环节,用旋律特点的分析、两个声部特征的对比,第一声部、第二声部演唱音量的变化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鉴赏音乐中升华音乐的表现力,整个教学过程紧紧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
四、发挥电子合成器与小提琴的良好教学效果
如何让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服务于音乐教学,这是徐欣老师几年来追求和探索的重点课题。
在本节课中,徐欣老师将小提琴作为第二声部的伴奏乐器,电子合成器作为第一声部的伴奏乐器,让两种不同的音色完美融合。播放第一声部电子合成器的旋律时,学生跟着小提琴演唱第二声部,徐老师称这种方式叫二声部“抗干扰”,两个声部和音色的交融使合唱教学最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成熟的合唱指导技能
徐欣老师对合唱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几年来,他在全国各地拜师学艺,进行学习、交流,在实践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所指挥的合唱队在两次国际合唱大赛中均获银奖再一次说明:音乐教师深厚的专业技能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