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外国音乐史

高师西方音乐史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学探析

作者:朱敬修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高师西方音乐史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学探析

 

朱敬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除本科教育之外,各高校的研究生处,研究生院相继建立,博士、硕士点迅速增加,研究生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结构中的重要板块,研究生教育问题也成为了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

音乐教育领域,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专业的原因,音乐专业博士点在我国仍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音乐专业的硕士点却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除了几所专业音乐院校之外,国内设有音乐系科的高等师范院校(包括部分综合大学,下同),历史稍长的,大都获取了音乐教育专业的硕士点。这些院校每年招收、毕业的音乐硕士研究生人数不等,但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大都呈上升趋势。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愈来愈多,阵地愈来愈大,已成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高师音乐专业的硕士点,大都属于“音乐学”学科下的“音乐教育”专业。在“音乐教育”领域内,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下设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除了技能型的表演专业之外,大多数院校还都设有“音乐史论”方向,西方音乐史专业即包含其中。

对于大多数高师音乐专业而言,硕士点的建立也就是这十几年间的事,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教育,都是一个新课题。尤其是音乐史论专业,由于高师音乐本科教育中没有音乐学系,没有史论专业,因此,史论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既面临着学历层次的提高,又面临着由本科普通教育向研究生专业教育的转型。就西方音乐史专业而论,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规格要求,加上各校的情况不同,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方面,各循其道,各行其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各校间的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西方音乐史方向的研究生(下简称西音史研究生),在学生素质、专业基础、教学模式等方面,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方向相比,或者与专业音乐院校同专业方向研究生相比,都有其特殊性,对其特殊性的分析、把握,是我们对之教育、教学的基础。

高师音乐专业是以培养中学师资为目标的,就其音乐教育专业的性质而言,学生应当是力求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人才,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师范教育受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在校学生都有自己的“主科”专业。这些主科分别是声乐、器乐、钢琴等表演专业,并且 沿袭专业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除整体专业水平比不上专业院校学生之外,其他各方面大体相同。为此,师范教育阵线内曾长期进行讨论、探索,进行了不小的改革,但至今,高师音乐专业从招生、教学到毕业分配,仍摆脱不了“学生有主科”,以主科成绩论优劣的原有模式。且不论这种情况与师范培养目标之间的问题,仅就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论,却是给钢琴、器乐、声乐等研究方向的表演专业,提供了专业水平较高、基础实力较强的考生源泉。

高师本科学生的主科基本上都是技能性的表演专业,而主修作曲理论或音乐学的则绝无仅有。本科的音乐史论课属于专业共修课,西方音乐史一般开一学年,每周两课时。还有的将西方音乐史放在最后一学年开设,课时得不到保证,所学知识可想而知。因此,报考西方音乐史方向的考生,只有靠自学,其专业基础比起其他专业方向的考生,就显得十分薄弱了。

高师西方音乐史研究生的生源素质与教学设计,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同方向研究生相比,更有较大差异,在专业基础方面也相去甚远。众所周知,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本科中设有音乐学系,学生经过四年(或五年)的专业教育,然后其优秀者报考研究生,其专业基础与高师同方向研究生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尽管高师西方音乐史考生也经过了自己勤奋的自学,或者私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过长短不等的专业学习,但整体而论,专业基础不扎实、不全面、不系统,所学知识大部分是理论性的书本知识,尤其缺乏对音乐作品、音响实践方面的体会与把握,而这些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则必须在读研期间加以补习。

当然,高师西方音乐史研究生也有他们学习方面的优势。除了他们自身文化基础较好,学风严谨、学习勤奋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占有在高师院校中综合的学科优势、人文环境优势和资料优势。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高师院校中的学科设置越来越齐全,文、理、工、商应有尽有,这就为西音史研究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例如在高师或综合大学中普遍设置的文学、历史文化、外语、美术、教育等院系所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是西音史研究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也为我们专业的辅助学习(选修课、旁听课)提供了宽阔的知识殿堂。

高师其他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乡镇、农村,他们待人诚恳、生活俭朴,学习踏实,勤奋。校园的早晨可谓书声朗朗,晚上教室里,学子在勤奋夜读;图书馆,大教室、实验室、资料室,座无虚席,这种学习的氛围,确能使人向上,促人奋进。此外,学校图书馆藏书众多,资料齐全,院系资料室也对研究生开放,这些优越的学习环境,对于音乐史论研究生而言,可谓得天独厚。

以上对高师西音史研究生的生源素质、专业基础、教学环境方面的分析,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以利于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对不足之处加以调整、补漏,对其优势应该充分发挥,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高师西音史研究生,隶属于音乐教育专业,其培养目标应当是明确的,即以培养普通高校(或中等学校)的西方音乐史教师或音乐共修课教师为目的。同时,以研究生的学历要求,要对本学科(西方音乐史)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作为教师,他们应当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详细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变迁,以及作品、人物、流派、风格与相关知识;作为研究者,还需深入了解西方音乐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生成原因,及其文化内涵,具有纵向梳理、横向比较、深入分析和高度概括的能力。因此,高师西音史研究生应当成为对西方音乐具有深度了解的研究者,更应当是西方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鉴于高师西音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素质等方面的特殊性,应当设计出符合自身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在教学理念上,应强调以研究性的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即使在一些基础知识“补课”式的学习中,也要避用本科教学中所惯用的导师讲,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序方法,而以导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研读,师生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为主,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并以小论文形式,对一些问题写出自己的体会与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上述思路,笔者在对高师西音史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中,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与安排。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三年,第一学年的教学任务有三:1、详读西方音乐通史(20世纪以前);2、西方音乐名作的听赏、分析;3、选修(旁听)其他学科相关课程两门。

如前所述,高师西音史研究生,基本上没有经过本科阶段的音乐学正规训练,专业基础薄弱。例如,对巴罗克之前音乐的了解只知皮毛,可说是挂一漏万;对古典、浪漫时期音乐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对20世纪音乐所知更少。因此,读研第一年的主要任务是详读20世纪之前的西方音乐通史,实际上具有一种“补课”性质。具体方法是选定几本权威的中外西方音乐史著作(教材),由学生自己研读,各种版本相互参照,尽可能详细的研讨西方音乐史中的各种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要求学生在研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小论文形式阐明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学习之初,导师在和学生研讨中,除了对音乐史中主流文化现象进行启发性分析之外,                          在古代音乐和中世纪音乐中曾提出如下问题:

1、  为什么古希腊会成为西方文明的渊源地?

2、  古希腊神话与古希腊音乐的关系如何?

3、  “山羊之歌”是如何演化为戏剧形式的?

4、  古希腊人的音乐观念如何?

5、  基督教音乐是如何产生的?

6、  中世纪宗教文化的意义如何?

7、  详解罗马教会圣咏音乐。

8、  “七艺”解,“经院哲学”“教父哲学”释义。

9、  中世纪记谱法的发展。

10、              “新艺术”与“古艺术”之比较。

上述问题中,有一些可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问题的提出旨在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启发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一学年第二项任务是大量聆听、分析西方音乐名作,力求理论与音响实践相结合,在实际音乐中感悟各时期、各流派,以及各大作曲家的作品风格特点。我们知道,在高师本科阶段音乐欣赏课、西方音乐史课中的名作欣赏中所接触的音乐作品,与西方音乐史的要求相差甚远。学生对西方音乐风格特点的认识,多停留在理论上,并无实际感受,因此,读研期间要求学生人人备有“随身听”,利用一切时间将自己“泡”在西方音乐中,以达到感悟音乐的目的。

第一学年的第三项任务是旁听其他学科相关课程两门(第二学年持续选听)。如前所述,要充分利用高师综合学科的优势,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文科院系所开设的课程中,有许多与西方音乐史学科密切相关,如:欧洲通史,欧洲古代史、中世纪史、西方文化史、西方美学史、西方美术史、西方文学史、西方当代文学……等。要求学生读研前两年中,每年选听两门以拓展知识面,加强文化底蕴,从而加深对西方音乐文化现象本质的理解与认识。

第二学年的教学任务也包括三个方面;1、20世纪西方音乐史研读;2、关注中外音乐书刊,了解西方音乐及其研究的学术信息;3、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并写出开题报告。

20世纪西方音乐,并非高师本科生的必读内容,在公修课“西方音乐史”中,20世纪音乐也属于略讲部分,因此,学生对20世纪西方音乐了解甚少。西方音乐在经历了18―19世纪的辉煌之后,20世纪音乐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在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局部战争不断、局势复杂变化的环境中,20世纪音乐中的各门各派、起伏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因此,必须从理性的高度审视,从音响实践的角度体验,详细研读,分阶段、分流派梳理归纳,并坚持以小论文形式对其中有兴趣的问题,写出自己的认识与分析。

第二学年的第二项任务是要关注中外音乐书刊、网上信息,这是在有了一定专业基础之后,必做的一项持久性的工作。这种做法既可丰富、补充自己的知识营养,又能随时了解学术信息,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为自己将来的研究工作,积累资料、奠定基础。

第三项任务是在两学年的学习、研读中,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并写出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是学生读研期间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标志着学生学业成绩、研究能力、水平的成果性产品。因此,题目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慎重选择,既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能为学生水平所驾驭,并在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西方音乐史论文选题比较困难,其直接原因是缺乏第一手资料。尤其是社会上经常提到、见到的古典、浪漫派大师的作品,早已被中外音乐学者研究得十分透彻。因此,可以启发学生将目光投向20世纪。20世纪音乐繁纷复杂,国内研究较少,且随时会有鲜活的资料出现,可以努力搜寻合适的切入点,小处着眼,深入研究。选题得当,不仅奠定了毕业论文成功的基础,还可以成为自己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研究方向,进行持续性研究。

第三学年的中心任务是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前两年延续下来的学习任务。辅导论文写作是导师的中心任务之一,应当使学生懂得,毕业论文的写作,从选题、全面搜集资料,到资料分析梳理、列出提纲,再到写作、修改、定稿、答辩,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由学生走向学者之路的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因此,要慎重地对待写作中的每一步骤。

 

高师西音史研究生的三年教学计划中的每一步都十分重要。第一学年“补课”性的学习,是学生日后成为西方音乐文化传播者的事业基础;后两年的任务则是成为西方音乐研究者的历练过程。高师西音史研究生诚然有着先天不足,但在锁定了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合理的计划、调整,以及学生的勤奋学习之后,依然可以毫无愧色的达到硕士研究生的既定水平。

 

 

高师西方音乐史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学探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