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外国音乐史

西方音乐暗示下的作品中心及其感性体验――通过西方音乐史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音乐基础

作者:韩锺恩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提交上海2005’西方音乐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提要】

 

西方音乐暗示下的作品中心及其感性体验

――通过西方音乐史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音乐基础

 

韩锺恩

 

一、作为概念与存在的西方音乐

西方音乐作为一个史学概念,是历史形成的,并带有学术政治与文化集权性质。作为一种现实存在,除了有特定的指涉范围以外,又有确定的意义定位。

所谓学术政治与文化集权性质,因为它显然有别于依据地域界标和种族印记而形成的一般命名,《西方音乐史》:一种始于基督教会的音乐,在格列高里圣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音乐(art music)(格劳特、帕利斯卡),由此非地缘性与非血缘性关系,依据以宗教文化为主要标帜的物缘性关系而发生,并不断生成。

所谓确定意义定位,因为它显然有别于依据文化现象和音乐规范而形成的一般定义,《听从》:这是一种没有任何他者给出要求的本体论承诺(利奥塔),由此去泛化性与去抽象性关系,依据以音响结构为绝对原则的实体性关系而发生,并不断生成。

因此,它不仅是一种有特定范围的现实存在,而且,更是一种具确定意义的史学概念,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的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向,就是:围绕音乐作品中心而成型的感性体验。

如今,在新兴学科不断丛生的情况下,尽管有些传统的理论学科已经出现转型趋势(比如:民歌、戏曲、曲艺、民器四大实践类别,通过知识更新与学科增长,滋生出型态学与乐种学的理论雏形),西方音乐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挑战,但是,它的根基依然没有被颠覆,其被取代或者替换的可能性条件,似乎还不具备。究其原因,还是在作品这个中心没有被扰乱与撼动。

 

二、强化学生的专业音乐基础

通过音乐美学、音乐学文献研读与研习课程,在讨论西方音乐作品音响文献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与强化学生已有的感受能力与认识能力。

教学环节:注重音响结构源的发掘,以形式化历史进程与体裁演变为主导,并以此作为研究音乐作品风格与音乐家个性的重要依据,进而,关联西方音乐的文化源(希伯来、希腊、蛮族文明的多元性)及其基本特征(理性精神、个性独立、创新意识的多重性),以及相应的历史划分。

教学个案:种子展衍的历史轨迹(巴赫:主题模仿,贝多芬:主题展开,柴可夫斯基:前导主题,柏辽兹:固定乐思,李斯特:主题变形,瓦格纳:主导动机,西贝柳斯:积累形式,等等),巴尔形式及其影响,音乐形式的感性识别与理性辨认,不同结构方式与感性体验的关系(依附于别的结构逻辑的叙事性表达方式,以情绪舒展作为主要结构依据的抒情性表达方式,以动机展开作为主要结构依据的示意性表达方式),从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出发对历史进行意义断代,以及音乐审美资源的历史配置,等等。

联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目标: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其基本要求:基于技术层面的作品分析,基于事实层面的历史叙事,基于逻辑层面的理论陈述,基于语言层面的文法修辞;以及四者共有的可以不断创新的方法论问题;除此之外,基于意义层面的元问题追问(带有先验性)。其中的一个关键:立足音响结构基础之上的理论建树。如是模式,显然对强化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能力培养与增长是十分有意义的。如何确保围绕音乐作品中心而形成感性体验?形式的确定实在与感性的充分有效。于是,需要临响倾听,一种绝对的听从:从听到听的目的与注意耳朵的耳朵(利奥塔)。以凸显声音的先验存在为目的,声音解放的前提在于听从的解放。

 

三、理论含量的进一步提升与提纯

理论含量的提升与提纯,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触底性质的设问。

音乐不是音乐,音乐即周围的一切音响(约翰凯奇),音乐试图将音乐作为音乐来摆脱(利奥塔),音乐要音乐化(杨立青)。

本质设问:音乐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通过感性直觉经验去直接面对音响敞开,甚至纯粹声音陈述。悬置经验,驱除前在,从新启动先验感官,去获取天下所无而内心独有的美,一种独一无二的觉悟。

先验设问:是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关于是的是与关于不是的是。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存在之所以如是的表述。音乐是音乐――音乐之所以是音乐的音乐。

这样的设问,依然离不开音乐作品这个基点,尤其在声音至上的当代。因此只有面对音乐,面对作品,面对音响,处在再也无法化约或者还原的声音底线及其原点上,通过临响倾听,真正地去亲历通过感性直觉经验面对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到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的全部过程。

 

也许,这就是西方音乐给我们的暗示。

 

2005/3/19,写在沪西新梅公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