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歌唱教学

教师范唱的基本内容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一、教师范唱的基本内容


  唱歌教学的要求在于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歌唱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歌唱的爱好,使他们学会正确的用声和有感情的歌唱,并达到提高歌唱技巧、增强歌唱表现能力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歌曲演唱技巧的范唱


  人声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这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把它加以扩大和美化,从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正确的歌唱姿势对于歌唱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歌唱姿势给予指导。结合歌唱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能够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要求是站立垂直,两脚略微分开站稳,头正、目平视,两肩稍向后移,胸自然挺起张开,腹部顺其自然收缩,下颏收回,感觉到仿佛由小腹到两肩之间形成一条直线。另外精神要饱满,有从容之感。坐式唱歌,要求上身自然垂直、端正,两腿弯曲分开,两手平放在大腿上。总之,指导原则是姿势正确、自然和美观,有利于歌唱和身心正常发育。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那些不正确的姿势,其主要毛病是仰头、挺胸过高、腹部过于凹进,肌肉和精神过于紧张,既影响呼吸、发声器官的正常活动和声音的流畅,又不美观,这样就不利于歌唱和学生的正常发育。 歌唱的呼吸:要使学生懂得呼吸在歌唱中重要性,应掌握好缓吸缓呼、缓吸急呼、急吸缓呼、急吸急呼等基本歌唱呼吸方法,因为歌唱的呼吸比生活的呼吸变化要多,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长。用范唱告诉学生,歌唱的呼吸是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歌唱的发声“凡是正常的,健康的嗓子,无论哪种唱法,应当都是真假声合作的,良好的歌唱都是两种机能良好结合的结果”。(摘自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教师通过范唱给学生一个正确声音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   。 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真声用得太多,我们常说嗓子“白”“紧”“呼吸浅”,“ 喉咙没有打开”等等毛病,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正确范唱的引导,使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共鸣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小、单薄、不好听,不能成为歌唱的声音,要靠共鸣把声音扩大和美化,才能成为歌唱的声音,没有共鸣或者共鸣很少的声音是挤出来的,这些都要通过教师的范唱对比有共鸣和没共鸣的声音,使学生有一种感性和理性上的认识。歌唱的语言和生活中的语言也是不同的,要求“字正腔圆”:字要吐得清楚,又要有很好的共鸣。歌唱,主要是唱好元音,元音唱得有共鸣,辅音要清楚。通过范唱,学生知道生活语言和歌唱语言的区别,从而改变过去错误的歌唱习惯。


  (二)歌曲艺术处理的范唱


  范唱好一首歌,为学生的心灵与歌唱艺术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条通道。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需要有理解和分析歌曲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没有分析、理解、表达歌曲的能力,纵然有好嗓子,却因唱出来的歌很冷静、很平淡,虽背得很熟,就是不感人,也就达不到歌唱艺术的目的和要求,谈不上感染和打动学生,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歌唱的热情和兴趣,这点尤为重要。作为音乐教师,要反复地推敲研究范唱作品,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表现出来,使范唱富有艺术表现力。


  (三)歌曲风格、韵味和特色的范唱


  歌唱教学作品的风格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特别是在我国这么一个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地方,受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地域及语言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风格和个性。对于音乐教师来讲,要善于抓住声调、语言和唱法上一些典型的特征,通过范唱展示给学生。如范唱内蒙古长调民歌,一定要体现它气息宽广悠长、节奏自由、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让学生反复地体会、模仿;陕北民歌则悲凉苍劲、质朴雄浑,就要用范唱来表现它的粗犷和豪放;而秀丽婉转的江南民歌,则要用柔美细腻的音色来范唱…… 总之,民族风格歌曲的范唱,除了把握好各地歌唱音色的特点之外,重点还在于一个“韵”字,若能抓住地方语言的特色,那么就能锦上添花。这样生动形象的范唱无疑为歌唱课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范唱在中小学唱歌教学中的特点


  根据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该采用一些相适应的方式来进行歌曲的范唱教学。


  (一)对小学生的范唱教学


  对小学生的范唱,除了注意上述要求外,还应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儿童的发声器官细小嫩弱,咽部一般只相当于成人的二分之一左右,肺活量也比成人小得多,整个发声器官比较纤细、柔弱。教师在范唱儿童歌曲时,应贴近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在选择歌曲曲目上,要尽量适合小学生的音域及声区,发声练习时更应如此。范唱要轻柔、自然,便于孩子模仿学习,可以制止不少发声上的错误,使音色趋于统一。当然,轻唱应以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为前提,并有一定的力度和层次的变化;在歌唱表情方面,应贴近儿童的心理,把自己换成儿童的角色。歌唱理论应融合在歌曲范唱实践中,避免单纯讲述脱离歌唱实践的理论,多运用范唱、模仿的教学方法。曾有这样的一节小学歌唱课,教师是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年人,在课堂上,纯粹就是一个 “孩子王”,他非常善于抓住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课堂生动活泼。例如,他运用大自然的声音创设发声练习,师念:小雨滴,师唱:嗒嗒嗒嗒嗒嗒嗒―,范唱非常富有弹性和轻快;师念:白云飘向远方,师唱:5-6-1 --- 。声音轻柔,逐渐消失……。通过他的范唱和学生的模仿,枯燥的发声练习变得形象生动、美妙动听,达到了歌唱技巧和音乐感觉同步训练的目的。可以想象,儿童长期在这样的歌唱环境熏陶下,歌唱的技巧和状态都会逐渐建立起来。 又如,范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这是一首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旋律抒情优美,感情真挚亲切。在范唱这首歌曲时,要求学生把握歌曲中热情、亲切、真挚的情感,避免学生“响亮”的声音,教师的范唱须运用“ 高位置的头声歌唱法”,微笑着歌唱、扬眉并有打哈欠似的口型,对表现歌曲亲切的情感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中学生的范唱教学


  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处于初中12 ―15岁,高中15 ―19 岁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处于青春期,在此期间,他们的发声器官也随着身体发育而变化,其喉头与声带迅速生长,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变声期。他们追逐时尚,崇拜偶像歌星,模仿某些歌星嘶哑、喊叫的唱法等等。事实上,这个时期他们嗓音还没有发育成熟,也不具备成人的音域和音色,不正确的发声,可能会对他们的嗓音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在这个时期,音乐教师正确的引导和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在歌曲的选择上应适合学生的音域,不能选择音域宽的歌曲,教师的范唱也以自然声区为主,便于学生模仿和学习。这个时期, 要有意识地进行歌唱发声和呼吸训练的知识讲解,主要是结合歌唱发声来做示范性的边唱边讲,因为纯声乐知识较为抽象,很难被学生接受,教师通过示范错误和正确的呼吸和发声,让学生建立起正确呼吸和科学发声方法的理念。要使两种声音良好的结合,头声歌唱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是:用轻声唱和唱高音入手(大致从小字二组d 开始的下行音阶,因为d2这个音是必须用头声才能唱出来的音,多用“呜”韵母,这个过程,教师的示范是极其重要的。例如,范唱《送别》,这首歌曲虽然是用美国歌曲填词,但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意蕴悠长,加上中学生有一定的歌曲分析、处理、理解和表达能力,对教师的范唱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歌曲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试,范唱须在三部分之间有明确的情绪、音色、力度的变化。三段的力度可处理成 p 、 mf  、p。音色稍暗,以突出“晚风拂柳笛声残”的意境。声音连贯,气息流畅。


  (三)对高中艺术特长班学生的范唱


  高中艺术特长班的学生音乐基础比较扎实,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且大部分学生已过变声期,此阶段的歌唱教学,相当于大学的学前声乐教学,歌唱技能的训练难度和强度都可以适度加强,对教师的范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嗓音的特点因材施教地进行范唱。教师的范唱始终伴随着学生系统地学习声乐理论、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这个过程,对提高学生歌唱技能、积累演唱曲目,和今后进一步的深造,起着至关中要的作用。


  三、 歌曲范唱在新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歌曲的范唱有助于新课程中的课程评价实施,在新课程里,“不仅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等。”因为声情并茂的范唱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和情感,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才有热情,才有模仿和表现的欲望。所以,歌曲的范唱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