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情感是歌唱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是伴随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歌唱情绪或情感对客观事物的这种特殊反映形式就是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歌唱的情感表现“既来自作品的内容描述、内在结构变化、旋律流动起伏、节奏节拍变换、和声伴奏配置、人声音质音色等,同时,也来自外部的信息刺激”。 备注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第243页 同时,一个成熟的歌唱家在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时,依靠内心音乐听觉形成的对音乐的各种感受体验,来实现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对演唱者来说,要想使歌曲打动人心,首先自己要“未成曲调先有情”,依据强烈的情感倾向去表达所要表现的内容才会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歌唱者只有内心激起了感情的冲动,用自己的激情去再现作品,才会使表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德国音乐家舒曼曾经指出,纯粹手指的弹奏只是一些机械的操作,只有那些在演奏者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回响的作品,才能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歌唱艺术既是“情感”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在我们的歌唱活动实践中,好的歌唱无不声中有情,情中有声。歌唱艺术中的传“情”――准确地、创造性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歌唱艺术的灵魂。
歌唱情感对于我们的歌唱艺术表演的创造活动具有非常强的功能作用。首先,情感是歌唱艺术的创造与表现的动力。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艺术创作及艺术表演都直接得益于情感的推动。在歌唱表演这一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智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只有“通过渗透到作品全体而且灌注生气于作品全体的情感,艺术家才能使他的材料及其形状的构成体现他的自我,体现他作为主体的内在的特性。” 备注2〔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359页如果我们是出于“情不自禁”,并以情绪饱满、感情充沛的状态去歌唱的话,那么,我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歌声也就一定会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效果。其次,我们的歌唱艺术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歌唱艺术本身就是表情的艺术,它的艺术想象与艺术创造也一定是以情感的抒发为主要目的。在我国的古代歌唱艺术理论中特别强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声随情走,字依腔行”,这些都说明了情感与声音、情感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艺术的情感与我们的歌声是相辅相成的,有了情感参与的歌唱活动,不仅能创造出感人的音乐艺术效果,同时还能使歌唱者的内心愉悦畅快,身体自然放松,发声器官与肌体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之中,歌唱活动也因此进入一种最佳的、最协调的至高境界。
国家音乐科程标准中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培养,要求“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歌唱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及其表演、创造是中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内容,教师一定要注意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更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歌唱学习兴趣,在歌唱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充满激情的神态、语言、动作和范唱将歌曲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以唤起学生的唱歌愿望和表演冲动,并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歌唱的各项学习、表演和创造的活动中去。因此,歌唱教学的效果除了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以外,还和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情绪相联系。歌唱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满激情地去感染学生以外,还要善于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自己的身体和心境有多么的差,也不要把它带进歌唱的课堂,以免让消极的情绪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学习歌唱的情绪和状态。其次是在歌唱的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注意情感的倾注。教师在歌唱教学中有时往往只注意歌曲演唱时的情感体验而忽略发声训练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其实歌唱的发声练习也非常需要感情的投入和参与,因为歌唱的情感能促进发声机能的协调运动而不至于陷入机械僵硬的发声状态之中。因此,在歌唱教学的发声练习这一环节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反复练习,特别是在小学生的声音训练中,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去创设教学的情景,增加练习的情趣,选编贴近他们生活的趣味发声练习,使他们喜爱而不是反感歌唱的声音训练,乐于接受歌唱的技术要求。
总之,我们的歌唱活动和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心理活动。只有了解了歌唱的心理状态,掌握了中小学生的歌唱心理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歌唱的心理调控,并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合学生歌唱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时的歌唱教学才能为教学对象所接受,教学的效果也才会更有效,才能使歌唱教学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懂得当代有关歌唱学习的理论并与歌唱教学的实际相联系,对于提高歌唱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