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歌曲音频

音频名称:

清唱剧《海韵》

音频类型: 歌曲
音频格式: .mp3
音频作者: 清唱剧
音频等级:
播放次数:
音频大小: 6.47 MB
上传时间: 2018-06-24
在线播放: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播放密码:
密码说明: 以上为播放音频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播放帮助: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音频: 无相关信息
音频简介:  

  清唱剧《海韵》是由语言学家、音乐学家赵元任于1927年以诗人徐志摩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第二集的同名长诗所做的大型合唱曲。最早发表于1928年《新诗歌集》。是赵元任创作的一部大型合唱作品,此作品成为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合唱作品的最高标志,为我国合唱音乐文献中最经典的合唱作品之一,由女高音领唱及四声部混声合唱的大型合唱作品。《海韵》这部叙事性的大型合唱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加尾声组成。这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它描述一位酷爱自由的少女,拒绝回家过平庸的生活而徘徊吟舞于风浪频起的海边,最后终于被海浪所吞没的故事。歌中的女高音独唱代表“女郎”,男女混声合唱代表“诗翁”、钢琴伴奏代表“大海”、女声合唱代表“旁白”。反映了“五四”时期爱国先进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和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

  歌词取自徐志摩于1925年写于意大利弗洛伦撒的叙事性抒情诗《海韵》,诗歌语言口语化,情节单纯。从三个视角、通过讲述了一个女郎在海边徘徊、歌唱、起舞,后被海浪吞噬、不见踪影的故事,反映了“五四”时期爱国先进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和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和现代主义象征意义。

  赵元任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家,对歌曲创作中歌词与音乐的紧密关系有着细致的安排。赵元任认为曲调的高低要符合歌词的平仄,节奏的顿挫应按照词语组合和诗句的句逗,歌词要清晰易懂,音乐形象要符合诗的描绘和发展。

  在《海韵》中,为使歌词听起来更加明了,赵元任在徐志摩的诗作中做了三处更改:第一段“雾霭”改为“雾色”;第三段“急旋”改为“旋转”;第四段“在海沫里”改为“在浪花的白沫里”。发音模糊的词语,则使用音高走向加以明确,如“身影”一词,在第三段使用“c d f”、第五段使用“e1 d1 #f a”明确“影”的发音。

  赵元任对于词与曲的密切关系更表现在以不同的主题表现不同的人物,分别是用钢琴的震音、琶音表现汹涌的大海;用较为急促的第三人称宣叙试混声合唱利用大小调式的转换带动情绪的发展和抒情的女高音演唱“中国式”咏叹调来表现女郎的独白。三个音乐形象个性鲜明,又相互协调呼应。

  对于变化音和转调的大胆运用,是赵元任丰富音乐色彩的重要手法。在《海韵》中大体段落划分及调式转变如下:

  前奏(钢琴)部分d小调(1—14小节)。
  第一乐段(合唱)d小调、(女独)F宫(14—45小节)。
  第二乐段(合唱)d小调、(女独)F宫(45—76小节)。
  第三乐段(合唱)d小调转入A大调、(女声)F宫(76—106小节)。
  对比乐段d小调、F大调(钢琴间奏)(107—152小节)。
  结尾部D大调、d小调(153小节—曲终)。

  引子由钢琴柱式和弦的震音表现了大海波涛汹涌,预示着危机和故事悲剧性的结局。后十六附点节奏型,仿佛看到少女漫步在海边,带有一点哀愁和忧郁。d小调钢琴前奏在中低音区运用piano的震音,表现了大海暗涛汹涌,预示着危机和故事悲剧性的结局。

  第一段由男声和女低合唱开始。钢琴伴奏以柱状和声的通奏低音为主,和声运用无目的性七和弦,带有早期巴洛克声乐作品特点,显示出第三人称的客观性。从24小节开始转为中国五声调式的女声独唱,旋律优美抒情,钢琴伴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钢琴低音下引出诗翁的疑问和诉说,音乐中含有一种凄凉、阴郁的气氛,但语调是平静、柔和的,象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关心着孩子的安危。第一次劝其回家。“女郎,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女郎,回家吧,女郎!”。女郎“啊不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连续切分节奏,第一次展示了女郎天真无邪和执拗的性格。旁白“在沙滩上,在暮霭里,有一个散发的女郎——徘徊,徘徊”。然后钢琴伴奏以优美清脆跳跃的音符展现出女郎优美的身影倒映在海滩上。

  第二段在和声、织体和结构上与第一段大致相同,但情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音乐情绪不断向前推动。诗翁对其第二次劝说“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音乐节奏紧凑,有些恳求。女郎:“啊不;你听我唱歌,大海,我唱,你来和”。天真无邪、又带有执着。旁白“在星光下,在凉风里,轻荡着少女的清音——高吟,低哦。”描绘了女郎的低吟浅唱。

  第三段整体结构大体与前两段相同,但在节奏和调性上进行了变动。以合唱形式代表的第三人称主题,在这一段情绪已经变的紧张急迫,钢琴伴奏部分也开始运用震音来烘托。而“女郎”的主题则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将节奏变为具有舞蹈性的8/6拍来表现歌词中的翩翩起舞。突出表现了冲破禁锢的斗争和对自由向往的象征意义。女郎独自徘徊在海边,与大海深情对唱,却不知“那天边扯起了黑幕,这顷刻间有恶风波”,紧张的七和弦,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在这一段情绪已经变的紧张急迫,钢琴伴奏部分也开始运用震音来烘托。诗翁的担忧再次道“女郎,回家吧,女郎!”女郎却不顾暴风雨及诗翁的劝说,在海边翩翩起舞。甚至将节奏变为具有舞蹈性的8/6拍来表现歌词中的翩翩起舞。突出表现了冲破禁锢的斗争和对自由向往的象征意义。“啊不;你看我凌空舞,学一个海鸥没海波”。旁白“在夜色里,在沙滩上,急旋着一个苗条的身影——婆娑,婆娑”。

  第四乐段是对比的华彩乐段,是全曲的最高潮,讲述少女被大海吞没却毫不畏惧。男女声或交替或重叠,大量运用的变化音和钢琴伴奏呼应前奏的主题糊弄托出紧张的气氛。之后的钢琴间奏以长串的半音阶和琶音为主,将少女消失在大海中这一情形描绘的淋漓尽致。是对比的华彩乐段,钢琴柱式和弦将从容的节奏变得紧张。夜幕降临,海上掀起风暴时,诗翁就成了严峻的警告,原来的三小节的乐句变成了两小节。“听呀,那大海的震怒,女郎回家吧,女郎!看呀,那猛兽似的海波,女郎,回家吧,女郎!”大量运用的变化音和钢琴伴奏呼应前奏的主题糊弄托出紧张的气氛。女郎:“啊不;海波他不来吞我,我爱这大海的颠簸!”旁白:“在潮声里,在波光里,啊,一个慌张的少女在海沫里,蹉跎,蹉跎。”将整首作品推向高潮。

  之后的钢琴间奏以长串的半音阶和琶音为主,将少女消失在大海中这一情形描绘的淋漓尽致。渐弱、减慢的音乐表现出大海慢慢讲女郎吞噬的情景。

  最后的结尾部,风浪过去,一切趋于平静。四部合唱的咏唱好像对女郎的追寻和回忆。象征了对人类不断追寻信念的讴歌。

  整首音乐作品结构为:合唱——女高音独唱——合唱——短小的尾声(间奏)。叙述声乐作品,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这种艺术构思和处理,使得歌曲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赵元任将语言的运用与音乐完美的结合,使之成为充满着醇厚的民族风味的声乐作品。

  赵元任:http://www.musicedu8.com/Knowledge/Musician/66327.html

音频说明: ☉推荐使用良好的网络播放本站教学音频。
☉如果这个音频总是不能播放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音频,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本站提供的一些音乐教学音频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